殿裏突然安靜下來,朱元璋看到三個兒子怔怔地望著自己,頓時滿臉的不自在,左顧右盼,一板一眼地說道:“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你們幾個就留下來和朕一起用膳。明日樉兒、棡兒即要去軍營,全當朕給你們踐行。去了軍營要刻苦鍛煉,不許丟朕的臉麵。”


    三個孩子哪有心情吃飯。馬秀英想著朱樉、朱棡就要去軍營吃苦,同樣食不下咽。朱元璋其實也不舍得兒子吃苦,奈何他是天子,話已出口,豈能朝令夕改,遂悶頭狂吃。


    一頓飯吃得索然無趣,三個孩子用完膳就欲告辭。


    馬秀英不鬆手,未語淚先凝,“多陪陪母後。”


    當母親的心情總是這樣矛盾,馬秀英既希望兒子成材,又舍不得兒子吃苦,前一刻還信誓旦旦要讓兒子去軍營鍛煉,這一刻卻隱隱後悔不該下這樣的決定。


    三個孩子依言坐下,卻無人說話,氣氛愈發壓抑。


    突然窗外亮了一下,眾人抬頭望去,隻見夜空升起朵朵煙花,五顏六色、絢麗多姿,煞是好看。


    朱元璋有心打破僵局,笑道:“定是百姓在放煙花。”


    煙花在宋代就已盛行,但是元朝的時候元人怕漢人掌握火藥等技術,不準民間私自製造跟火藥有關的一切東西。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才推翻了許多不平等的條例,雖然同樣禁止民間私造火器,鞭炮、煙花卻不在管製條例內,故而許多鞭炮店重新開張。


    尤其是百姓被皇宮大年三十放的那一場煙花驚豔,紛紛購買煙花在元宵節燃放,京城的夜空被各種造型的煙花裝點得熱鬧非凡。


    孩子們總是容易被熱鬧新奇的事物吸引,之前那場煙花,眾人至今曆曆在目,聽聞民間也在放煙花,三個孩子眼睛頓時一亮,目不轉睛地望著夜空,臉上浮現出憧憬的神情。


    馬秀英輕聲請求,“皇上,讓他們去民間看看煙花吧。”如果不是身份限製,她真希望兒子們也能親手放一放煙花。以前過年過節,哪個小朋友不玩煙花啊,馬秀英就記得自己以前最喜歡玩地老鼠和甩鞭呢。


    朱元璋猶豫道:“宮外龍蛇混雜,不太安全。”


    馬秀英央求道:“百姓時常攜帶家人出門遊樂,可是皇上從未陪孩子們這樣遊玩過。我們換上便服,悄悄從角門出去,誰人認識?若是您不放心,再帶幾個侍衛隨行。我們亦不走遠,就在皇宮附近轉轉可好?”


    朱元璋臉色微赫,從投靠郭子興那一天起他就四處征戰,孩子們還在繈褓裏就跟他輾轉遷移,直至他打下一片江山又被朝事所累,認真說來,他幾乎就沒好好陪孩子們遊玩過。麵對馬秀英這個請求,他找不到推辭的理由,遂點頭應準。


    三個孩子頓時喜笑顏開,特別是朱樉和朱棡一掃先前的沮喪,迫不及待地叫嚷出宮,簡直比剛放出籠的鳥雀還蹦得歡。


    馬秀英警告道:“出宮後一切都要聽我們的安排,不準單獨跑遠,不準碰危險的東西……”


    “知道了!知道了!”朱樉、朱棢打斷馬秀英的叮嚀,滿口答應,心早就飛到外麵去了。


    馬秀英真拿這兩個頑子沒轍,隻好對朱標說道:“一會把弟弟看牢,別讓他們搗亂。”


    “兒臣省的。”朱標點頭應是,眼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絲興奮和喜悅。


    五人換上便服,喬裝成普通百姓,悄悄出宮。幾個侍衛遠遠地綴在後麵隨行。


    皇宮附近的街道還是比較清淨,百姓對皇宮天生有一種敬畏心,一般不會輕易接近皇宮。但一走到朱雀大街上,三個孩子就被熱鬧的街景晃花了眼。


    街上張燈結彩,人山人海。這邊有人在表演雜技,那邊有人在舞龍舞獅,前麵有小販賣力吆喝,後麵有路人提著千姿百態的燈籠踏歌而行……


    三個孩子隻在跟朱元璋祭拜太廟時出過皇宮,但那時儀仗開路,侍衛護道,他們坐在車裏根本就見不到如此熱鬧自在的場麵,這可比皇宮裏的慶典有意思多了。朱樉和朱棡臉上掛著稀奇的表情,東瞧瞧,西看看,什麽都看不夠,就連最穩重的朱標也忍不住側目張望。


    朱元璋和馬秀英相視一笑,牽著孩子們的手,隨著人潮緩緩前行。


    馬秀英還不忘拍朱元璋的馬屁,“都是皇上治理有方,民間才有太平盛世。以前兵荒馬亂,妾身隻看到百姓含苦帶愁,如今他們才是真正歡喜開心。”


    “出來就不要叫我皇上了,我們就是尋常的夫妻。”朱元璋哈哈大笑,百姓安居樂業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褒獎。


    沿途看到一戶人家把兩根連根帶葉的甘蔗立在大門旁,朱樉就問原因。


    朱元璋解釋這是預示著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節節高”。


    “那是什麽?”朱棡指著前麵一個小孩的後背問道。


    那小孩的後背上係了一根紅線,穿著紅棗、穀草秸秸,上麵掛個銅錢,下麵墜個鞭炮,走起路來一晃一晃,十分逗趣。


    馬秀英笑言道:“那是棗牌牌,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孩子們的問題層出不窮,“為什麽我們沒有?”


    “因為你們有更好的吉祥物,朕的玉佩沾染龍氣,更能辟邪。”過年的時候朱元璋賞賜給每個孩子一個玉佩,故此說道。


    朱棡聽到自己的玉佩比別人的棗牌牌好,十分高興,特意拿出玉佩瞧了瞧,才又放迴衣袖裏將目光投向別處。


    卻不知他這舉動被幾個小偷瞧在眼裏。小偷們早就注意到穿著不俗的五人,看到朱棡拿出的玉佩價值不菲,又見對方隻有一對夫妻和三個小孩,遂起了不軌之心,相互打著眼色緩緩靠近尋找機會偷竊。


    馬秀英原本還沒注意到幾人的舉動,周圍都是陌生且麵色如常的臉孔,誰又會去關注誰。出於保護孩子安全的考慮,她盡量牽著孩子走在人少的地方,避開人群的擁擠。此時突然看到幾個人不約而同地貼上來,她的警惕性本能的提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辣椒小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辣椒小霓並收藏後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