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起風了。”馬秀英以袖遮麵,悄悄拭去淚水,便不再說話。
一路上的沉默讓聒噪的遜影都不敢多言,迴到坤寧宮她才壯著膽子轉移話題,“主子看看宮裏還需要安排哪些布置?”
馬秀英也急於讓自己從傷懷中走出來,打起精神關注宮人的忙碌。隻見白菱等人正把剪好的窗花貼上,窗欞下還掛著各自繡的五彩荷包,風一吹,小荷包微微顫動,仿佛徐徐綻放的花骨朵。
福順捧了一疊紅紙恭敬地說道:“請主子賜對聯。”
以前在王府都是馬秀英自己揮毫,不過如今是在皇宮,馬秀英謙遜道:“朝中有諸多文人豪士,我哪敢班門弄斧,你去向宋學生求一副墨寶即可。”
遜影說道:“主子的文墨一點都不比那些文士差,再說是在咱們自己宮中,何必那麽講究,奴婢等還是看慣了主子的字跡。”
福順等也齊齊請馬秀英賜字。
馬秀英想了想,筆走龍蛇寫道:民安國泰逢盛世,風調雨順頌華年。橫批:山河壯麗。
福順一邊小心翼翼地吹幹字跡,一把拍馬屁,“這墨寶,這氣魄就也就主子能寫出來,豈是宋學士等人能比擬的。”
馬秀英寫完這幅對聯後,心中的鬱氣似乎也宣泄了不少。她並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何苦執著於一份愧疚的感情,兒女私情終究不如國民安樂重要,有些事放不下也得放下,至少他過得不算太糟糕,而她也還有更多的事要操心。
想通了這些,馬秀英露出笑容,親自動手和宮人一起貼春聯。
說是親自動手,其實馬秀英也就給春聯背麵抹了一層漿糊而已,真正貼的還是福順、福安等人,畢竟那高高的門楣男人去攀爬更合適些。
紫鵑拿來一個福字貼在院門正中。
馬秀英笑道:“貼反了,貼反了。”
紫鵑左右看看,翹著嘴納悶道:“主子笑話奴婢不識字嗎,奴婢貼得工工整整,哪兒反了?”
遜影跟隨馬秀英多年,知道她的意思,遂上前輕輕揭下福字,倒著貼上。
紫鵑咕噥道:“影姐姐才貼反了,福都倒了。”
“哈哈,你看你自己都說福到了。”遜影抿嘴偷笑,“主子說福字就應該倒著貼,這樣就表示福氣到了。”
“咦?還真是福到了呢。”紫鵑恍然大悟,以前在王府也看到倒著的福字,她還以為是貼錯了,原來用意在這裏。
一眾人嘻嘻哈哈笑起來,至此宮裏貼福字都倒著貼,也不知是誰把這個寓意流傳出宮,後來民間也都倒著貼福了。
正在說笑間,宮人稟告碽妃求見。
“快讓她進來。”馬秀英雖然奇怪李碽兒突然求見自己,但她知道李碽兒一向深居簡出,除了來坤寧宮請安和侍寢朱元璋一般都不主動出門,此番所來定是有事。
李碽兒還穿著施粥時的裙衫,衣袖處沾染了一點臘八粥的汙漬,可見她要不就是心事重重沒有注意到這點,要不就是太過心急衣服都沒換就直接來坤寧宮了。
馬秀英不等她行禮就上前虛扶著問道:“你也忙碌了一天,怎的不迴去歇息?”
“臣妾心中有事。”李碽兒抬頭看了一眼馬秀英身邊的宮人,先叫自己的宮女蠶妞和紅豆退下。
馬秀英會意,領著李碽兒進了內室,隻留遜影一人守在門口,“什麽事,這麽急?”
李碽兒遲疑地問道:“臣妾看見皇後和姚大哥……道衍大師說話,如今道衍大師進宮祈福,不知皇後打算如何安排?”
“你這話問得好生奇怪,道衍大師並非一人進宮,他和諸位大師祈福結束自然會迴寺廟,何須本宮安排?”馬秀英的臉冷下來,心也冷下來,難怪李碽兒有些失態,竟是因為道衍,難道她對道衍仍是餘情未了?可這種事情怎能擺到台麵上來說,畢竟李碽兒已經是朱元璋的女人了,就算餘情未了也不該表露出來,就像馬秀英自己對道衍也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愧疚或其他感情,都隻能藏在心裏,絲毫不敢流露,甚至連過度關心的行為都不允許。
李碽兒急忙辯解道:“皇後誤會了,臣妾是擔心道衍大師在宮中與惠妃撞上,畢竟惠妃也認識他,臣妾怕有人拿當年的事說道,有損皇後的清譽……”
李碽兒啊李碽兒,你是擔心我還是擔心道衍?馬秀英盯著李碽兒,想從她臉上看出端倪,無奈李碽兒已經低下頭,看不清她臉上的表情。馬秀英冷哼道:“本宮行得正站得直,不怕人詬病。本宮念在你也是為本宮著想,這次就不予計較,以後這樣的蠢話不要再提!”
“臣妾知錯了。”李碽兒臉漲得通紅,沮喪地咬著唇。
她和馬秀英不同,馬秀英偶爾能從影衛口中知曉道衍的消息,幾年前還趕去平江救道衍。而她自從跟道衍分別後一晃十多年從未見過麵,今日在皇宮門口突然見到道衍,心中的震撼無法言喻,尤其是看到道衍消瘦單孑的身形,她的心莫名酸楚,鬼使神差竟跑到馬秀英這裏來了。
話出口她才反應過來自己不該在馬秀英麵前說這些,作為後宮妃嬪怎能當著皇後的麵去關心別的男子。她懊惱地責備自己不該忘行,馬秀英雖然和她關係和睦,但並不是真正親密無間可以無話不說的姐妹啊。
馬秀英意有所指地提醒道:“你和本宮都是跟隨皇上多年的老人,安分守己,謹言慎行才能給其他妃嬪做好表率。若是有人敢在宮中亂嚼舌頭,本宮不會輕饒了她!宮外的事自有皇上處理,你管好自己就行了。”
“臣妾不敢,臣妾謹遵皇後教諭。”李碽兒忙不迭地應道,恨不得自己從未來過坤寧宮。
看著李碽兒惶惶的樣子,馬秀英又有些於心不忍。她也是過來人,知道初戀對一個女人意味著什麽,李碽兒隻是言語失態,並未作出真正出格的事情。她緩和了語氣說道:“你把四皇子和五皇子教育得很好,太子也說你對他頗為關懷,本宮十分欣慰。”
“這是臣妾本分。”李碽兒喏喏應答了一句,跪安離去。
一路上的沉默讓聒噪的遜影都不敢多言,迴到坤寧宮她才壯著膽子轉移話題,“主子看看宮裏還需要安排哪些布置?”
馬秀英也急於讓自己從傷懷中走出來,打起精神關注宮人的忙碌。隻見白菱等人正把剪好的窗花貼上,窗欞下還掛著各自繡的五彩荷包,風一吹,小荷包微微顫動,仿佛徐徐綻放的花骨朵。
福順捧了一疊紅紙恭敬地說道:“請主子賜對聯。”
以前在王府都是馬秀英自己揮毫,不過如今是在皇宮,馬秀英謙遜道:“朝中有諸多文人豪士,我哪敢班門弄斧,你去向宋學生求一副墨寶即可。”
遜影說道:“主子的文墨一點都不比那些文士差,再說是在咱們自己宮中,何必那麽講究,奴婢等還是看慣了主子的字跡。”
福順等也齊齊請馬秀英賜字。
馬秀英想了想,筆走龍蛇寫道:民安國泰逢盛世,風調雨順頌華年。橫批:山河壯麗。
福順一邊小心翼翼地吹幹字跡,一把拍馬屁,“這墨寶,這氣魄就也就主子能寫出來,豈是宋學士等人能比擬的。”
馬秀英寫完這幅對聯後,心中的鬱氣似乎也宣泄了不少。她並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何苦執著於一份愧疚的感情,兒女私情終究不如國民安樂重要,有些事放不下也得放下,至少他過得不算太糟糕,而她也還有更多的事要操心。
想通了這些,馬秀英露出笑容,親自動手和宮人一起貼春聯。
說是親自動手,其實馬秀英也就給春聯背麵抹了一層漿糊而已,真正貼的還是福順、福安等人,畢竟那高高的門楣男人去攀爬更合適些。
紫鵑拿來一個福字貼在院門正中。
馬秀英笑道:“貼反了,貼反了。”
紫鵑左右看看,翹著嘴納悶道:“主子笑話奴婢不識字嗎,奴婢貼得工工整整,哪兒反了?”
遜影跟隨馬秀英多年,知道她的意思,遂上前輕輕揭下福字,倒著貼上。
紫鵑咕噥道:“影姐姐才貼反了,福都倒了。”
“哈哈,你看你自己都說福到了。”遜影抿嘴偷笑,“主子說福字就應該倒著貼,這樣就表示福氣到了。”
“咦?還真是福到了呢。”紫鵑恍然大悟,以前在王府也看到倒著的福字,她還以為是貼錯了,原來用意在這裏。
一眾人嘻嘻哈哈笑起來,至此宮裏貼福字都倒著貼,也不知是誰把這個寓意流傳出宮,後來民間也都倒著貼福了。
正在說笑間,宮人稟告碽妃求見。
“快讓她進來。”馬秀英雖然奇怪李碽兒突然求見自己,但她知道李碽兒一向深居簡出,除了來坤寧宮請安和侍寢朱元璋一般都不主動出門,此番所來定是有事。
李碽兒還穿著施粥時的裙衫,衣袖處沾染了一點臘八粥的汙漬,可見她要不就是心事重重沒有注意到這點,要不就是太過心急衣服都沒換就直接來坤寧宮了。
馬秀英不等她行禮就上前虛扶著問道:“你也忙碌了一天,怎的不迴去歇息?”
“臣妾心中有事。”李碽兒抬頭看了一眼馬秀英身邊的宮人,先叫自己的宮女蠶妞和紅豆退下。
馬秀英會意,領著李碽兒進了內室,隻留遜影一人守在門口,“什麽事,這麽急?”
李碽兒遲疑地問道:“臣妾看見皇後和姚大哥……道衍大師說話,如今道衍大師進宮祈福,不知皇後打算如何安排?”
“你這話問得好生奇怪,道衍大師並非一人進宮,他和諸位大師祈福結束自然會迴寺廟,何須本宮安排?”馬秀英的臉冷下來,心也冷下來,難怪李碽兒有些失態,竟是因為道衍,難道她對道衍仍是餘情未了?可這種事情怎能擺到台麵上來說,畢竟李碽兒已經是朱元璋的女人了,就算餘情未了也不該表露出來,就像馬秀英自己對道衍也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愧疚或其他感情,都隻能藏在心裏,絲毫不敢流露,甚至連過度關心的行為都不允許。
李碽兒急忙辯解道:“皇後誤會了,臣妾是擔心道衍大師在宮中與惠妃撞上,畢竟惠妃也認識他,臣妾怕有人拿當年的事說道,有損皇後的清譽……”
李碽兒啊李碽兒,你是擔心我還是擔心道衍?馬秀英盯著李碽兒,想從她臉上看出端倪,無奈李碽兒已經低下頭,看不清她臉上的表情。馬秀英冷哼道:“本宮行得正站得直,不怕人詬病。本宮念在你也是為本宮著想,這次就不予計較,以後這樣的蠢話不要再提!”
“臣妾知錯了。”李碽兒臉漲得通紅,沮喪地咬著唇。
她和馬秀英不同,馬秀英偶爾能從影衛口中知曉道衍的消息,幾年前還趕去平江救道衍。而她自從跟道衍分別後一晃十多年從未見過麵,今日在皇宮門口突然見到道衍,心中的震撼無法言喻,尤其是看到道衍消瘦單孑的身形,她的心莫名酸楚,鬼使神差竟跑到馬秀英這裏來了。
話出口她才反應過來自己不該在馬秀英麵前說這些,作為後宮妃嬪怎能當著皇後的麵去關心別的男子。她懊惱地責備自己不該忘行,馬秀英雖然和她關係和睦,但並不是真正親密無間可以無話不說的姐妹啊。
馬秀英意有所指地提醒道:“你和本宮都是跟隨皇上多年的老人,安分守己,謹言慎行才能給其他妃嬪做好表率。若是有人敢在宮中亂嚼舌頭,本宮不會輕饒了她!宮外的事自有皇上處理,你管好自己就行了。”
“臣妾不敢,臣妾謹遵皇後教諭。”李碽兒忙不迭地應道,恨不得自己從未來過坤寧宮。
看著李碽兒惶惶的樣子,馬秀英又有些於心不忍。她也是過來人,知道初戀對一個女人意味著什麽,李碽兒隻是言語失態,並未作出真正出格的事情。她緩和了語氣說道:“你把四皇子和五皇子教育得很好,太子也說你對他頗為關懷,本宮十分欣慰。”
“這是臣妾本分。”李碽兒喏喏應答了一句,跪安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