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四日是劉基擇定的登基吉日。到了這一天,朱元璋和群臣、後妃齋戒沐浴,共同趕赴南郊祭壇。
皇宮至祭壇的道路都被清掃一新,沿路護衛排列,儀仗扈從,前簇後擁,車乘相銜,旌旗招展。在衛隊的保護和聲樂的演奏中,數千人浩浩蕩蕩直向祭壇而去。
打冊封孫氏為貴妃那日起,天空就一直放晴,與往日黑雲沉沉、雨雪交加的氣象大不相同。今天更是陰雲齊消,碧空萬裏,萬千霞光穿透雲層,照得喜慶的都城耀眼增輝,人人都說這是太平盛世的預兆。
即使一路都有士兵戒嚴,百姓並不能湊近觀見,依然阻擋不了他們激動熱烈的心情。山頭、田埂到處都是看熱鬧的百姓,每到一處,人們就會發出雷鳴般的歡唿,莫不奔走相告,“我們漢人皇帝要登基了!大家以後不會被元人統治了!”
這是多麽振奮人心的消息啊,許多人盼了祖祖輩輩,這一天終於降臨。哪怕皇家車隊儀仗離去很遠,他們還久久不肯散去,臉上流淌著喜悅的淚水,激動地述說著今天的見聞,那將是他們可以宣揚一輩子的驕傲。
馬秀英看著那一張張洋溢著勝利的喜悅的麵孔,不知怎麽就突然想到了中華人民熱烈歡迎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情形。如此相似的經曆,如此相同的結局,無論入侵的異族曾經有多麽強大,最終還是無法使中國人徹底屈服!
與她同坐一車的安慶公主、汝寧公主問道:“母後,您怎麽哭了?”
馬秀英觸摸臉頰才知自己早已淚流滿麵,她一忽兒為祖國的強大高興,一忽兒想到祖國還要遭受一兩次磨難,能不難過嗎?她沒辦法給兩個公主解釋流淚的原因,笑著說道:“母後是激動,有這麽多百姓擁護你們的父皇,母後為他驕傲!”
安慶公主、汝寧公主搶著說道:“我們也為父皇驕傲!我們能去見父皇嗎?”雖然她們的親娘早就不在,但是馬秀英和朱元璋給予他們的關愛從未減少,這一會沒見著朱元璋兩人就忍不住想念他了。
“不行哦,他現在要接受萬民的膜拜,晚一點才有時間陪你們玩耍。”馬秀英摩挲著她們的小臉,輕聲哄道。
接受膜拜的朱元璋被百姓的興奮感染,笑著對劉基說道:“愛卿給朕擇了個風清日麗的好日子啊。”
劉基恭敬道:“帝祇來臨,天開雪霽,皇上洪福,萬物始興。”
這馬屁拍得太高明了,朱元璋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根後。
李善長和胡惟庸不甘讓劉基一人搶了風頭,紛紛言道天降祥瑞乃是大明開創盛世的好兆頭。
朱元璋十分高興,領著眾人先祭拜天地,接著是日月星辰、風雲雨雷、五嶽四瀆、名山大川。
壇下鼓樂齊鳴,壇上煙霧繚繞。
朱元璋親自登壇,行祭告禮,高亢而莊嚴地宣布,“即日起立國號大明,改元洪武!”
“鐺鐺鐺!”鍾聲足足響了一百零八聲,把這句話傳遍了山河大地。
“大明!大明!洪武!洪武!”祭壇附近的人群發出震耳欲聾的唿喊,感性一點的人甚至熱淚盈眶。
太史令劉基誦讀祝文。
祝文讀完之後,朱元璋率群臣拜跪,下一步就該登基儀式了。
校尉設金椅於郊壇前之東,正麵南向,設冕服案於金椅前。
李善長率諸大臣、百官向朱元璋跪奏道:“告祭禮成,請即皇帝位。”
朱元璋被群臣扶擁坐上金椅,百官先排班,執事官舉冕服案、寶案至前.李善長捧著袞冕跪進,置於案上.為朱元璋把袞冕、冕服穿戴整齊。
通讚官唱道:“排班。”
一眾臣子按上朝的次序排列好,在通讚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禮,至此朱元璋的登基禮就算完成。
遠處觀望的百姓看到朱元璋穿上龍袍,紛紛跪地高唿萬歲,聲音響徹雲霄,把禮儀的樂鼓聲都壓了下去。販夫走卒舞龍舞獅,文人彈冠相慶,俱都歌頌朱元璋。這一刻起,漢人的王朝得到延續,他們今後都是大明子民了。
接著朱元璋率領長子朱標暨諸子捧著神主去太廟祭祀。他追尊四代祖先為皇帝、皇後,奉上玉寶、玉冊。封高祖朱百六為德祖玄皇帝,妻胡氏玄皇後;曾祖朱四九為懿祖恆皇帝,妻侯氏為恆皇後;祖父朱初一為熙祖裕皇帝,妻王氏為裕皇後;父朱五四為仁祖純皇帝,妻陳氏為純皇後。
讀罷玉冊冊文,朱元璋叩頭禮拜,感慨萬千,想他出身微末卻位至巔峰,光宗耀祖莫過於此,若是父母尚在,該何等欣慰。特別是想到父母去世時的淒涼場景,他的眼眶都泛紅了,凝噎久久不能成語。
同樣激動萬分的還有馬秀英,她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竟然會不顧製度讓她把父母的靈牌捧入太廟供奉致祭。看著前方那個寬廣結實的身影,霞光灑在他的身上好似神祗的光芒,馬秀英突然想起一句話“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總有一天他會駕著五彩祥雲來接我”,這一瞬間,曾經遭受的所有的傷痛,所有的委屈都不重要了,因為這個男人給了她無上的榮耀,給了她父母無上的榮耀。
郭惠不甘心地咬著嘴唇,早知道還不如不來,省的看馬秀英得意風光的情形。她焦急地看了看李善長,李善長則不動聲色地搖搖頭,示意阻攔馬秀英封後的事不可為了。朱元璋給馬秀英父母的榮耀堪比自己的父母,這種情況下誰還能阻止馬秀英成為皇後。
朱元璋退到馬秀英身邊,輕輕說了一句,“皇後,去吧。”在真正成為帝王後,朱元璋的心境反而平靜下來,這一刻他仿佛隻是個普通人,帶著全家來祭拜祖先。前方供奉他的父母先祖,身旁站著他的妻子,後麵是他的孩兒們。
“謝謝皇上。”馬秀英淚盈於睫,捧著被追封為徐王和徐王夫人的父母牌位一步步邁進太廟,她先以孝媳的身份參拜了朱元璋的先祖,再以孝女的身份參拜了劉大善人和劉馬氏。
走出殿外,明媚的陽光穿梭在繚繞的煙霧中,帶著微微的暖意,風溫柔地撫摸著馬秀英,就像父母親呢的叮嚀。太廟的大門徐徐掩上,馬秀英對父母的愧疚和遺憾隨著嫋嫋的青煙漸漸消隱。
皇宮至祭壇的道路都被清掃一新,沿路護衛排列,儀仗扈從,前簇後擁,車乘相銜,旌旗招展。在衛隊的保護和聲樂的演奏中,數千人浩浩蕩蕩直向祭壇而去。
打冊封孫氏為貴妃那日起,天空就一直放晴,與往日黑雲沉沉、雨雪交加的氣象大不相同。今天更是陰雲齊消,碧空萬裏,萬千霞光穿透雲層,照得喜慶的都城耀眼增輝,人人都說這是太平盛世的預兆。
即使一路都有士兵戒嚴,百姓並不能湊近觀見,依然阻擋不了他們激動熱烈的心情。山頭、田埂到處都是看熱鬧的百姓,每到一處,人們就會發出雷鳴般的歡唿,莫不奔走相告,“我們漢人皇帝要登基了!大家以後不會被元人統治了!”
這是多麽振奮人心的消息啊,許多人盼了祖祖輩輩,這一天終於降臨。哪怕皇家車隊儀仗離去很遠,他們還久久不肯散去,臉上流淌著喜悅的淚水,激動地述說著今天的見聞,那將是他們可以宣揚一輩子的驕傲。
馬秀英看著那一張張洋溢著勝利的喜悅的麵孔,不知怎麽就突然想到了中華人民熱烈歡迎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情形。如此相似的經曆,如此相同的結局,無論入侵的異族曾經有多麽強大,最終還是無法使中國人徹底屈服!
與她同坐一車的安慶公主、汝寧公主問道:“母後,您怎麽哭了?”
馬秀英觸摸臉頰才知自己早已淚流滿麵,她一忽兒為祖國的強大高興,一忽兒想到祖國還要遭受一兩次磨難,能不難過嗎?她沒辦法給兩個公主解釋流淚的原因,笑著說道:“母後是激動,有這麽多百姓擁護你們的父皇,母後為他驕傲!”
安慶公主、汝寧公主搶著說道:“我們也為父皇驕傲!我們能去見父皇嗎?”雖然她們的親娘早就不在,但是馬秀英和朱元璋給予他們的關愛從未減少,這一會沒見著朱元璋兩人就忍不住想念他了。
“不行哦,他現在要接受萬民的膜拜,晚一點才有時間陪你們玩耍。”馬秀英摩挲著她們的小臉,輕聲哄道。
接受膜拜的朱元璋被百姓的興奮感染,笑著對劉基說道:“愛卿給朕擇了個風清日麗的好日子啊。”
劉基恭敬道:“帝祇來臨,天開雪霽,皇上洪福,萬物始興。”
這馬屁拍得太高明了,朱元璋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根後。
李善長和胡惟庸不甘讓劉基一人搶了風頭,紛紛言道天降祥瑞乃是大明開創盛世的好兆頭。
朱元璋十分高興,領著眾人先祭拜天地,接著是日月星辰、風雲雨雷、五嶽四瀆、名山大川。
壇下鼓樂齊鳴,壇上煙霧繚繞。
朱元璋親自登壇,行祭告禮,高亢而莊嚴地宣布,“即日起立國號大明,改元洪武!”
“鐺鐺鐺!”鍾聲足足響了一百零八聲,把這句話傳遍了山河大地。
“大明!大明!洪武!洪武!”祭壇附近的人群發出震耳欲聾的唿喊,感性一點的人甚至熱淚盈眶。
太史令劉基誦讀祝文。
祝文讀完之後,朱元璋率群臣拜跪,下一步就該登基儀式了。
校尉設金椅於郊壇前之東,正麵南向,設冕服案於金椅前。
李善長率諸大臣、百官向朱元璋跪奏道:“告祭禮成,請即皇帝位。”
朱元璋被群臣扶擁坐上金椅,百官先排班,執事官舉冕服案、寶案至前.李善長捧著袞冕跪進,置於案上.為朱元璋把袞冕、冕服穿戴整齊。
通讚官唱道:“排班。”
一眾臣子按上朝的次序排列好,在通讚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禮,至此朱元璋的登基禮就算完成。
遠處觀望的百姓看到朱元璋穿上龍袍,紛紛跪地高唿萬歲,聲音響徹雲霄,把禮儀的樂鼓聲都壓了下去。販夫走卒舞龍舞獅,文人彈冠相慶,俱都歌頌朱元璋。這一刻起,漢人的王朝得到延續,他們今後都是大明子民了。
接著朱元璋率領長子朱標暨諸子捧著神主去太廟祭祀。他追尊四代祖先為皇帝、皇後,奉上玉寶、玉冊。封高祖朱百六為德祖玄皇帝,妻胡氏玄皇後;曾祖朱四九為懿祖恆皇帝,妻侯氏為恆皇後;祖父朱初一為熙祖裕皇帝,妻王氏為裕皇後;父朱五四為仁祖純皇帝,妻陳氏為純皇後。
讀罷玉冊冊文,朱元璋叩頭禮拜,感慨萬千,想他出身微末卻位至巔峰,光宗耀祖莫過於此,若是父母尚在,該何等欣慰。特別是想到父母去世時的淒涼場景,他的眼眶都泛紅了,凝噎久久不能成語。
同樣激動萬分的還有馬秀英,她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竟然會不顧製度讓她把父母的靈牌捧入太廟供奉致祭。看著前方那個寬廣結實的身影,霞光灑在他的身上好似神祗的光芒,馬秀英突然想起一句話“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總有一天他會駕著五彩祥雲來接我”,這一瞬間,曾經遭受的所有的傷痛,所有的委屈都不重要了,因為這個男人給了她無上的榮耀,給了她父母無上的榮耀。
郭惠不甘心地咬著嘴唇,早知道還不如不來,省的看馬秀英得意風光的情形。她焦急地看了看李善長,李善長則不動聲色地搖搖頭,示意阻攔馬秀英封後的事不可為了。朱元璋給馬秀英父母的榮耀堪比自己的父母,這種情況下誰還能阻止馬秀英成為皇後。
朱元璋退到馬秀英身邊,輕輕說了一句,“皇後,去吧。”在真正成為帝王後,朱元璋的心境反而平靜下來,這一刻他仿佛隻是個普通人,帶著全家來祭拜祖先。前方供奉他的父母先祖,身旁站著他的妻子,後麵是他的孩兒們。
“謝謝皇上。”馬秀英淚盈於睫,捧著被追封為徐王和徐王夫人的父母牌位一步步邁進太廟,她先以孝媳的身份參拜了朱元璋的先祖,再以孝女的身份參拜了劉大善人和劉馬氏。
走出殿外,明媚的陽光穿梭在繚繞的煙霧中,帶著微微的暖意,風溫柔地撫摸著馬秀英,就像父母親呢的叮嚀。太廟的大門徐徐掩上,馬秀英對父母的愧疚和遺憾隨著嫋嫋的青煙漸漸消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