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堂上隻剩俞廷玉父子四人,楊雲花帶領的娘子軍和俞廷玉的水寇已經化敵為友。俞廷玉命人先把這些女子帶下去休息,待他安排部署好寨內事務就一起去見朱元璋。
“父親,你真打算把船獻給朱元璋?那我們以後怎麽辦?”俞通源壓低聲音問道,他難以接受父親的決定。他們這些做水上買賣的水寇視船隻為身家性命,怎麽可以隨意送給別人?
“嗯,我決定連人帶船歸附朱元璋,加入他的水師。”俞廷玉的迴答讓人大吃一驚。
“歸附?”俞通源、俞通淵目瞪口呆,不敢置信。他們習慣了自己做首領的滋味,從未想過屈居別人之下。
“如今中原烽火四起,戰爭不斷,除了一些窮苦百姓為了逃生奔波,有錢的人都躲藏起來,水上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再這樣下去,兄弟們都快沒飯吃了。”俞廷玉捏捏眉心,他畢竟年過半百,緊張的情緒一旦鬆弛下來就忍不住有些疲倦,“朱元璋這人有勇有謀,倒是一個可以輔助的主公。連楊家人都歸附他,說明他是個能幹大事的人。聽說他要渡江奪取集慶,集慶那是什麽地方,達官貴人雲集、到處富得流油。咱們要是跟著朱元璋去了集慶,還怕沒有好日子過?總比現在和兄弟們困在水寨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強。”
俞通海插嘴道:“我聽說集慶埋有龍脈,朱元璋就是衝著龍脈去的。如果此人將來真做了皇帝,咱們就是開國元老了,說不定還能封王封侯。大哥、三弟,這個機會可千萬不能錯過。”
“朱元璋想奪集慶必然會先平定後方,他不會放任我們這些山匪水寇不管,別看他現在忙著訓練水師與我們相安無事,等他抽出空來說不定就會立刻對付我們。”俞廷玉點點頭,道出心中的顧慮,“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朱元璋此刻正是用人之際,我們主動去投靠他,他一定不會虧待我們。若是等到他來征討我們,就沒有這麽好的機會談條件了。”
“那就依父親的意思,我們這就去投靠朱元璋。”俞通源、俞通淵聽完俞廷玉的分析早就迫不及待。如果朱元璋將來能夠成王成皇,他們這些追隨者的前途可想而知。
俞通海也恍然大悟,難怪父親會轉變想法,原來他已有投靠之意,佯裝是被楊雲花說動借勢下坡。此番歸附朱元璋既還了楊家恩情,說出去也不丟麵子。嘿嘿,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馬秀英的麵前擺著一份俞廷玉父子讓楊雲花捎迴來的書函,信中寫著他們願意帶領所有船隻和水寇一起歸附朱元璋。此事茲事體大,馬秀英也不敢私下做主,急忙把朱元璋找來。
朱元璋聽聞這個消息,喜不自禁,“我正愁沒船,就有人送上門來,真是天賜良機啊。難怪你說不久就會有人送船上門,是你讓楊雲花去的吧?哈哈,你還瞞著我。”
“我不瞞著你,你會答應讓楊雲花領軍?這此楊雲花可是立下實打實的功勞,若不是她帶著娘子軍深入敵穴,智擒寇首,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俞家父子怎麽可能輕易歸附?”馬秀英把功勞全都推給楊雲花,隻字不提自己在其中起的作用,她希望能為楊雲花搏一個正兒八經的軍職。別人來投靠朱元璋,朱元璋毫不猶豫就重用,隻因楊雲花是女子,跟著他們相處了一兩年都沒有被批準領軍上戰場,這對楊雲花未免有些不公平。
“對對,夫人說的有理。”朱元璋嗬嗬笑讚,“這楊家出來的人確實不簡單,昔日能做山寨大王,如今又能想出如此妙計。我一定要好好嘉獎這個楊雲花。”
馬秀英掩口失笑,“你嘉獎她的時候千萬別提她偽裝青樓女子混入敵穴的事情,否則她鐵定跟你急。”也虧得是楊雲花這種叛經離道的女孩,否則哪個女孩願意敗壞自己的名聲做此誘敵之計,光是為了說服那群娘子軍就費了馬秀英和楊雲花好幾天的口舌。
朱元璋愣了愣,反應過來,肩膀聳動,忙不迭地說道:“嗯,嗯,不提,不提。”繼而心滿意足地歎道:“這下我總算是解決掉一樁心事,等俞家父子到來,我就可以籌備渡江的事情了。”
“八哥,眼前正好有個機會讓你能夠統一長江附近所有的水寇……”馬秀英緩緩說道,臉上露出算計的笑容。
朱元璋和遜影同時打了個寒顫,不知哪裏的水寇又被馬秀英瞄上了。
廖永安正和其弟廖永忠議事,突然覺得背脊發涼,噴嚏連連,他摁去鼻涕,喃喃罵道:“這鬼天氣越來越冷了,兄弟們都在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如今這個局勢,隻怕入了冬會更麻煩。”
廖永安是踞衛巢湖的另一支水寇頭目,很早就在巢湖建立了自己的勢力,手下人都尊稱他為巢湖統帥。可惜除了本寨裏的人,外人沒幾個當迴事,特別是俞廷玉那夥新發展起來的水寇不僅不承認他的地位,還處處與之作對,奪走了他們好幾次水上買賣。
廖氏兄弟就是在商量如何除掉這個可惡的對手,忽然手下來報有人求見大當家。
廖永安斜靠在榻上,懶洋洋地問道:“是什麽人啊?”
“他說他是朱元璋的部下。”
“朱元璋?”廖永安騰地一下坐直了身體,“我們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他派人來做什麽?”
廖永忠眼珠轉了轉,“聽說朱元璋到處購船,莫不是想打我們的主意。”
“他想得美,”廖永安鼻子哼了哼,“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他再厲害也隻能在陸地上橫行,到了水裏還不得乖乖任我擺布。他不惹我就罷了,否則我讓他有來無迴。去去去,把那人轟出寨子不見。”
過了片刻,手下去而複還,“大當家,那人說他有重要事情稟告,你若不聽必定後悔,他還提到俞家父子。”
廖永安聽到死對頭的名字來了興趣,揮揮手,“帶他進來,我倒要看他說些什麽。”
來者昂首挺胸地走進來,廖永安見他寬額闊鼻,儀表堂堂,雖手無寸鐵卻毫不膽怯,不由暗暗讚歎一聲。
那人不卑不亢地一拱手,“在下鄧愈,是朱元帥麾下負責水師的管軍總管,此次代表我家大人來見廖統帥,希望廖統帥夠歸附我軍。”
廖永安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先是怔了怔,接著不可抑製地大笑起來,掏著耳朵問道:“你說什麽?我是不是聽錯了?”
“廖統帥沒有聽錯,我這次來是代表朱元帥傳話,希望廖統帥能夠歸附我軍。”鄧愈擲地有聲地重複了一遍。
“朱元璋真是癩蛤蟆吞月亮好大的口氣。”廖永安冷冷地笑道:“我敬你是條漢子,這次放過你,迴去告訴朱元璋,我廖永安可不是軟柿子,任他搓圓捏扁。”
鄧愈微微一笑,不驚不懼,“如果廖統帥能聽在下說完,或許就會改變主意。”
“哦?”廖永安緩緩坐下,等待下文。
“廖統帥和俞家父子鄰水而居,本來兩支水師實力相當,彼此製衡,但是俞家父子已經決定歸附我家大人,這樣一來巢湖勢力的平衡就被打破。我家大人準備渡江作戰,需要大量精通水性的士兵和船隻,希望廖統帥也能像俞家父子一樣率眾歸附,一起奪取集慶,共圖發展。若是廖統帥固執己見,我家大人逼不得已的話隻好和俞家父子聯手……”鄧愈語氣頓了頓,後麵的話沒有說完,但意思顯而易見:你若不肯聽話配合,大軍就來攻打你!
“什麽,俞延玉那老家夥已經歸附了朱元璋?”廖永安從榻上猛地站起來,居高臨下地瞪著鄧愈,顯然不相信他的話。
鄧愈沒有被他兇猛的氣勢壓倒,依然鎮定地迴答,“是與不是,廖統帥隻需派個手下出去打聽一番,自然就知真假。”
“你……”廖永安雖然覺得俞延玉不可能歸附朱元璋,可是看著鄧愈明亮的眼睛,他竟莫名地相信了對方的話,氣勢上突然短了一截,想了想,說道:“鄧將軍請先到偏廳吃口茶,我和內弟商量一下再做答複。”
“應該的,那鄧某就在偏廳恭候廖統帥的好消息。”鄧愈不慌不忙地跟人離開,閑庭信步,毫無拘束,仿佛真是來做客的。
鄧愈前腳離開,廖永忠就亟不可待地問道:“大哥,那小子不會是騙我們的吧?”
“我看不像,他敢單槍匹馬不帶武器來見我,肯定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把握。”廖永安沉吟片刻,對心腹手下說道:“你馬上到俞延玉水寨附近去查探消息,確認那老家夥是不是真的投靠了朱元璋。”
廖永忠急道:“要是那小子說的是實話,到時候朱元璋和俞延玉聯手攻打我們水寨可怎麽辦?”
“急什麽,還沒到那一步呢。”廖永安瞪了弟弟一眼,躺迴榻上,閉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麽。
“父親,你真打算把船獻給朱元璋?那我們以後怎麽辦?”俞通源壓低聲音問道,他難以接受父親的決定。他們這些做水上買賣的水寇視船隻為身家性命,怎麽可以隨意送給別人?
“嗯,我決定連人帶船歸附朱元璋,加入他的水師。”俞廷玉的迴答讓人大吃一驚。
“歸附?”俞通源、俞通淵目瞪口呆,不敢置信。他們習慣了自己做首領的滋味,從未想過屈居別人之下。
“如今中原烽火四起,戰爭不斷,除了一些窮苦百姓為了逃生奔波,有錢的人都躲藏起來,水上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再這樣下去,兄弟們都快沒飯吃了。”俞廷玉捏捏眉心,他畢竟年過半百,緊張的情緒一旦鬆弛下來就忍不住有些疲倦,“朱元璋這人有勇有謀,倒是一個可以輔助的主公。連楊家人都歸附他,說明他是個能幹大事的人。聽說他要渡江奪取集慶,集慶那是什麽地方,達官貴人雲集、到處富得流油。咱們要是跟著朱元璋去了集慶,還怕沒有好日子過?總比現在和兄弟們困在水寨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強。”
俞通海插嘴道:“我聽說集慶埋有龍脈,朱元璋就是衝著龍脈去的。如果此人將來真做了皇帝,咱們就是開國元老了,說不定還能封王封侯。大哥、三弟,這個機會可千萬不能錯過。”
“朱元璋想奪集慶必然會先平定後方,他不會放任我們這些山匪水寇不管,別看他現在忙著訓練水師與我們相安無事,等他抽出空來說不定就會立刻對付我們。”俞廷玉點點頭,道出心中的顧慮,“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朱元璋此刻正是用人之際,我們主動去投靠他,他一定不會虧待我們。若是等到他來征討我們,就沒有這麽好的機會談條件了。”
“那就依父親的意思,我們這就去投靠朱元璋。”俞通源、俞通淵聽完俞廷玉的分析早就迫不及待。如果朱元璋將來能夠成王成皇,他們這些追隨者的前途可想而知。
俞通海也恍然大悟,難怪父親會轉變想法,原來他已有投靠之意,佯裝是被楊雲花說動借勢下坡。此番歸附朱元璋既還了楊家恩情,說出去也不丟麵子。嘿嘿,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馬秀英的麵前擺著一份俞廷玉父子讓楊雲花捎迴來的書函,信中寫著他們願意帶領所有船隻和水寇一起歸附朱元璋。此事茲事體大,馬秀英也不敢私下做主,急忙把朱元璋找來。
朱元璋聽聞這個消息,喜不自禁,“我正愁沒船,就有人送上門來,真是天賜良機啊。難怪你說不久就會有人送船上門,是你讓楊雲花去的吧?哈哈,你還瞞著我。”
“我不瞞著你,你會答應讓楊雲花領軍?這此楊雲花可是立下實打實的功勞,若不是她帶著娘子軍深入敵穴,智擒寇首,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俞家父子怎麽可能輕易歸附?”馬秀英把功勞全都推給楊雲花,隻字不提自己在其中起的作用,她希望能為楊雲花搏一個正兒八經的軍職。別人來投靠朱元璋,朱元璋毫不猶豫就重用,隻因楊雲花是女子,跟著他們相處了一兩年都沒有被批準領軍上戰場,這對楊雲花未免有些不公平。
“對對,夫人說的有理。”朱元璋嗬嗬笑讚,“這楊家出來的人確實不簡單,昔日能做山寨大王,如今又能想出如此妙計。我一定要好好嘉獎這個楊雲花。”
馬秀英掩口失笑,“你嘉獎她的時候千萬別提她偽裝青樓女子混入敵穴的事情,否則她鐵定跟你急。”也虧得是楊雲花這種叛經離道的女孩,否則哪個女孩願意敗壞自己的名聲做此誘敵之計,光是為了說服那群娘子軍就費了馬秀英和楊雲花好幾天的口舌。
朱元璋愣了愣,反應過來,肩膀聳動,忙不迭地說道:“嗯,嗯,不提,不提。”繼而心滿意足地歎道:“這下我總算是解決掉一樁心事,等俞家父子到來,我就可以籌備渡江的事情了。”
“八哥,眼前正好有個機會讓你能夠統一長江附近所有的水寇……”馬秀英緩緩說道,臉上露出算計的笑容。
朱元璋和遜影同時打了個寒顫,不知哪裏的水寇又被馬秀英瞄上了。
廖永安正和其弟廖永忠議事,突然覺得背脊發涼,噴嚏連連,他摁去鼻涕,喃喃罵道:“這鬼天氣越來越冷了,兄弟們都在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如今這個局勢,隻怕入了冬會更麻煩。”
廖永安是踞衛巢湖的另一支水寇頭目,很早就在巢湖建立了自己的勢力,手下人都尊稱他為巢湖統帥。可惜除了本寨裏的人,外人沒幾個當迴事,特別是俞廷玉那夥新發展起來的水寇不僅不承認他的地位,還處處與之作對,奪走了他們好幾次水上買賣。
廖氏兄弟就是在商量如何除掉這個可惡的對手,忽然手下來報有人求見大當家。
廖永安斜靠在榻上,懶洋洋地問道:“是什麽人啊?”
“他說他是朱元璋的部下。”
“朱元璋?”廖永安騰地一下坐直了身體,“我們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他派人來做什麽?”
廖永忠眼珠轉了轉,“聽說朱元璋到處購船,莫不是想打我們的主意。”
“他想得美,”廖永安鼻子哼了哼,“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他再厲害也隻能在陸地上橫行,到了水裏還不得乖乖任我擺布。他不惹我就罷了,否則我讓他有來無迴。去去去,把那人轟出寨子不見。”
過了片刻,手下去而複還,“大當家,那人說他有重要事情稟告,你若不聽必定後悔,他還提到俞家父子。”
廖永安聽到死對頭的名字來了興趣,揮揮手,“帶他進來,我倒要看他說些什麽。”
來者昂首挺胸地走進來,廖永安見他寬額闊鼻,儀表堂堂,雖手無寸鐵卻毫不膽怯,不由暗暗讚歎一聲。
那人不卑不亢地一拱手,“在下鄧愈,是朱元帥麾下負責水師的管軍總管,此次代表我家大人來見廖統帥,希望廖統帥夠歸附我軍。”
廖永安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先是怔了怔,接著不可抑製地大笑起來,掏著耳朵問道:“你說什麽?我是不是聽錯了?”
“廖統帥沒有聽錯,我這次來是代表朱元帥傳話,希望廖統帥能夠歸附我軍。”鄧愈擲地有聲地重複了一遍。
“朱元璋真是癩蛤蟆吞月亮好大的口氣。”廖永安冷冷地笑道:“我敬你是條漢子,這次放過你,迴去告訴朱元璋,我廖永安可不是軟柿子,任他搓圓捏扁。”
鄧愈微微一笑,不驚不懼,“如果廖統帥能聽在下說完,或許就會改變主意。”
“哦?”廖永安緩緩坐下,等待下文。
“廖統帥和俞家父子鄰水而居,本來兩支水師實力相當,彼此製衡,但是俞家父子已經決定歸附我家大人,這樣一來巢湖勢力的平衡就被打破。我家大人準備渡江作戰,需要大量精通水性的士兵和船隻,希望廖統帥也能像俞家父子一樣率眾歸附,一起奪取集慶,共圖發展。若是廖統帥固執己見,我家大人逼不得已的話隻好和俞家父子聯手……”鄧愈語氣頓了頓,後麵的話沒有說完,但意思顯而易見:你若不肯聽話配合,大軍就來攻打你!
“什麽,俞延玉那老家夥已經歸附了朱元璋?”廖永安從榻上猛地站起來,居高臨下地瞪著鄧愈,顯然不相信他的話。
鄧愈沒有被他兇猛的氣勢壓倒,依然鎮定地迴答,“是與不是,廖統帥隻需派個手下出去打聽一番,自然就知真假。”
“你……”廖永安雖然覺得俞延玉不可能歸附朱元璋,可是看著鄧愈明亮的眼睛,他竟莫名地相信了對方的話,氣勢上突然短了一截,想了想,說道:“鄧將軍請先到偏廳吃口茶,我和內弟商量一下再做答複。”
“應該的,那鄧某就在偏廳恭候廖統帥的好消息。”鄧愈不慌不忙地跟人離開,閑庭信步,毫無拘束,仿佛真是來做客的。
鄧愈前腳離開,廖永忠就亟不可待地問道:“大哥,那小子不會是騙我們的吧?”
“我看不像,他敢單槍匹馬不帶武器來見我,肯定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把握。”廖永安沉吟片刻,對心腹手下說道:“你馬上到俞延玉水寨附近去查探消息,確認那老家夥是不是真的投靠了朱元璋。”
廖永忠急道:“要是那小子說的是實話,到時候朱元璋和俞延玉聯手攻打我們水寨可怎麽辦?”
“急什麽,還沒到那一步呢。”廖永安瞪了弟弟一眼,躺迴榻上,閉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