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氏瞠目結舌,眼珠子幾乎從眼眶中迸出來。她不是傻子,自然能聽出馬秀英這番話的含義,恰恰是她明白了話裏的意思才突覺毛骨悚然。她瞪著馬秀英,仿佛今天才認識馬秀英一般,慘白著臉,眼皮都不敢眨一下。
馬秀英繼續說道:“義母在滁州住了這麽久,也聽說過夫君在百姓和將士中的聲望,現在將士們都推舉夫君接管軍權,如果再有義父臨終遺言,就名正言順了。”
小張氏渾身發抖,“我,我,我隻是個如夫人,人微言輕……”
“但您是陪伴義父臨終的人,隻要您把義父臨終說的話和留下的憑證展示給眾人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夫君會處理妥當。”見小張氏膽怯不應,馬秀英火上澆油敲打道:“如果滁州軍權被郭天敘接管,我便和夫君返迴和州自立門戶老死不相往來。憑郭天敘的能耐,估計隻能眼睜睜看著我們安然離開。您卻不一樣,我們沒有理由接您去和州,您將終生被束縛在郭府裏,義父在的時候他們就經常欺負您,義父不在了,以後更是……當然,如果夫君得到帥位,我們就能保護您和天爵,夫君會給天爵安排一個官職,天爵就能順理成章地把您接出郭府……”
小張氏猛的抓住馬秀英的手,急促地問道:“元璋會給天爵安排官職?會把我接出府?”她雖然嘴上抱怨兒子不親近,但是當娘的哪個不為兒子著想。
郭天爵以前在軍中掛了個空職,郭子興去後便無人理睬,郭天敘忙著爭權奪利更無暇顧及他。小張氏不止一次為自己和兒子的前途發愁,她很清楚郭天敘和朱元璋的為人,有了馬秀英的保證,她更願意選擇相信朱元璋。
“我叫您一聲義母,天爵就是我弟弟,我們怎能不管他?倒是郭天敘有沒有把你當姨娘,有沒有把天爵當親弟弟還真難說。您可能還不知道,上次在滁州他叫天爵給夫君酒裏下毒,若不是夫君僥幸躲過,可能現在人都不在了。這事一旦揭發出來,背黑鍋的是天爵,夫君手下的將領能饒過天爵嗎?我們不願讓義父和您為難,才離開滁州……”馬秀英話鋒一轉,肅然說道:“說實話,這滁州、和州都是夫君打下來的,夫君想拿迴軍權易如反掌,他隻是不想和郭天敘兵戎相見,不願意把郭家逼到窮途末路,所以我才想出這麽一個婉轉的辦法請您幫忙。”
小張氏臉皮抽搐,當初自己冒失一言讓郭子興下滁州奪了朱元璋的軍權,如今自己得再多嘴一言幫朱元璋奪迴軍權,這就是現世報嗎?聽馬秀英的語氣好像已經知道郭子興下滁州是自己出的主意,她如果真撒手不管自己,自己還能指望誰,指望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嗎?想到這些,小張氏黯然地點點頭,答應當眾宣布郭子興的遺言。
馬秀英喜不自禁,急忙扶小張氏躺下,“義母您睡一會,我去靈堂守著。”
“秀英,我沒有憑證啊,怕說服不了外麵的人。”小張氏猶豫不決,說話容易,可是郭子興死的時候什麽都沒給她,她上哪找個憑證出來。
“這是統領滁州軍隊的虎符,您先拿著。”馬秀英把早就準備好的虎符塞進小張氏手中。隻要小張氏當眾把虎符拿出來,就算郭天敘手中有原先的那個虎符,一時半會也解釋不清這件事情。
當然這個虎符不是朱元璋獻給郭子興的那個虎符,嘿嘿,這虎符本來就是朱元璋親手雕刻的,可以做出第一個,難道還不能原模原樣做出第二個,他可是一心想要拿迴滁州軍權,還不給自己留個後手。
小張氏膽戰心驚地握住虎符,默默歎口氣,看著馬秀英的背影,欲言又止,除了自己那個蠢兒子,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馬秀英來到靈前,朱元璋正以家屬的身份答謝各位哀悼的來賓。隻見他額頭紅腫,泗涕橫流,也不知道磕了多少頭,流了多少淚。
馬秀英跪在他的身邊一邊對著棺木叩首,一邊低聲說道:“我剛才送義母迴房休息,聽義母說義父臨終前指定要把軍權傳給你,還把統領滁州軍隊的虎符留給她,讓她轉交給你。”
“怎麽可能?”朱元璋身形一顫,不可思議地張大嘴,下意識去摸懷中的虎符,當然隻摸到和州虎符,滁州的那塊虎符早就不翼而飛。
“我也不清楚,反正義母是這樣說的。”馬秀英加重語氣,“如果將士擁護你,義父臨終遺言也指定你,你就有資格和郭天敘爭軍權。”
“哦……”朱元璋沉吟半晌,“你確定義父他……”
馬秀英迴答得滴水不漏,“義父臨終說什麽我不知道,重要的是義母確實聽義父這樣說過,何況還有滁州虎符做憑證。”
朱元璋聞弦歌而知雅意,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夫人,辛苦你了。”
馬秀英頭也不抬,“郭天敘呢?”
“聽人說,他現在正忙著和滁州的將領交好。”
馬秀英恥笑一聲,“我若是他還不如老老實實跪在這裏盡盡孝道,臨時抱佛腳有用嗎?”
這次倒是馬秀英估計錯了,郭天敘臨時抱佛腳還真起了些作用。
滁州城現有十萬將士,除了朱元璋招募的幾萬人,後來郭子興掌管軍權的時候又投靠了幾萬人,郭天敘拉攏不了朱元璋招募的幾萬人,但他可以拉攏後來投靠的那些人。
那些後來投靠的將士與朱元璋並不親厚,加上郭天敘是郭子興的嫡長子有正統的繼承名義,頓時不少人為郭天敘搖旗呐喊、擦拳磨掌。
郭子興的葬禮很隆重,各方紅巾軍都有派人來吊唁。然而許多將領的心思早不在這上麵,葬禮剛剛結束,來賓都沒散去,將領就分成兩派分別支持朱元璋和郭天敘掌管軍權。
挺郭派尊稱郭天敘為大元帥,請他安排諸將職位;挺朱派馬上吆喝小明王旨意未下,拒不承認郭天敘是大元帥;挺郭派說郭天敘是郭子興嫡子,繼承父業理所當然;挺朱派說朱元璋忠孝仁義,舍他其誰……
前堂鬧得不可開交,小張氏被馬秀英扶著顫巍巍地走出來,膽怯地看看眾人,用蚊子般的聲音說道:“老爺臨終前說,說,由朱元璋接管軍權……”她雙目緊閉,不敢去看眾人的表情,隻如複讀機般反複念叨這句話。
眾將士一片嘩然,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呆。
郭天敘勃然大怒,一腳踢了過去,“不可能,你這個死老婆子,胡說八道什麽,父親怎麽可能把帥位傳給外人?我才是名正言順的嫡子,朱元璋隻是個外姓人。”
馬秀英把小張氏往身後一拉,閃身避開,嗬斥道:“你想在眾人麵前殺人滅口嗎?等義母把話說完!”
朱元璋手一揮,徐達等人頓時圍過來把郭天敘和馬秀英隔開。
小張氏臉色煞白,驚恐不安地辯解道:“我是郭家的人,我怎麽會幫外人說話,那天老爺臨終是這樣對我說的,還是虎符做憑證……”
虎符一出,眾人目瞪口呆,統領滁州軍隊的虎符怎麽會在小張氏手中,難道郭子興真要把帥位傳給朱元璋?
郭天敘怒不可遏,“你還敢亂說?朱元璋到底給了你什麽好處?你拿個假的虎符蒙騙眾人?”
小張氏哭天搶地,“我要亂說,幹嘛不直接說老爺是把帥位傳給天爵?就算朱元璋給我天大的好處能比我自己兒子當上大元帥強嗎?我也不知這令虎符是真是假,反正是老爺讓我轉交給朱元璋的,你們自己驗證去。”
是啊,如果小張氏要假傳遺言,應該傳給郭天爵才能獲取最大利益,畢竟養女婿不如親兒子。眾人一聽,麵上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朱元璋和郭天敘各派一個心腹將領上前驗證虎符,結果雙方都說是真的。
“你,你信口雌黃!”郭天敘氣得手指發抖,胸膛劇烈起伏。他萬萬沒有料到小張氏會在關鍵時刻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瞧眾人的臉色,似乎都信了八分。他趕緊從懷裏掏出虎符,“我這個才是真的!是父親|親手交給我的!”
這下將領們都糊塗了,兩個虎符一模一樣,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一時半會還真說不清。
朱元璋盯著虎符,嘴角忍不住詭異地翹翹,又看看護著小張氏的馬秀英,沒有說話。
小張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老爺啊,你屍骨未寒,有人就黑白顛倒。老爺,你睜開眼看看啊……”
“你們在做什麽?”大張氏聽見吵鬧聲,從後院鑽出來,聽完郭天敘的述說,臉色頓時大變,一巴掌扇在小張氏臉上,咬牙切齒地罵道:“你這個吃裏扒外的賤人,我郭家供你養你,你胳膊居然往外拐,幫那兩個氣死老爺的小畜生說話!”
“正因為是老爺的遺言,我才不能隱瞞。”小張氏捂住臉,泣不成聲。
“你是個什麽東西,這裏有你說話的資格嗎?”大張氏眉毛一挑,掃了眾人一眼,冷笑道:“一個上不得台麵的妾侍說的話,你們也能當真?”
馬秀英繼續說道:“義母在滁州住了這麽久,也聽說過夫君在百姓和將士中的聲望,現在將士們都推舉夫君接管軍權,如果再有義父臨終遺言,就名正言順了。”
小張氏渾身發抖,“我,我,我隻是個如夫人,人微言輕……”
“但您是陪伴義父臨終的人,隻要您把義父臨終說的話和留下的憑證展示給眾人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夫君會處理妥當。”見小張氏膽怯不應,馬秀英火上澆油敲打道:“如果滁州軍權被郭天敘接管,我便和夫君返迴和州自立門戶老死不相往來。憑郭天敘的能耐,估計隻能眼睜睜看著我們安然離開。您卻不一樣,我們沒有理由接您去和州,您將終生被束縛在郭府裏,義父在的時候他們就經常欺負您,義父不在了,以後更是……當然,如果夫君得到帥位,我們就能保護您和天爵,夫君會給天爵安排一個官職,天爵就能順理成章地把您接出郭府……”
小張氏猛的抓住馬秀英的手,急促地問道:“元璋會給天爵安排官職?會把我接出府?”她雖然嘴上抱怨兒子不親近,但是當娘的哪個不為兒子著想。
郭天爵以前在軍中掛了個空職,郭子興去後便無人理睬,郭天敘忙著爭權奪利更無暇顧及他。小張氏不止一次為自己和兒子的前途發愁,她很清楚郭天敘和朱元璋的為人,有了馬秀英的保證,她更願意選擇相信朱元璋。
“我叫您一聲義母,天爵就是我弟弟,我們怎能不管他?倒是郭天敘有沒有把你當姨娘,有沒有把天爵當親弟弟還真難說。您可能還不知道,上次在滁州他叫天爵給夫君酒裏下毒,若不是夫君僥幸躲過,可能現在人都不在了。這事一旦揭發出來,背黑鍋的是天爵,夫君手下的將領能饒過天爵嗎?我們不願讓義父和您為難,才離開滁州……”馬秀英話鋒一轉,肅然說道:“說實話,這滁州、和州都是夫君打下來的,夫君想拿迴軍權易如反掌,他隻是不想和郭天敘兵戎相見,不願意把郭家逼到窮途末路,所以我才想出這麽一個婉轉的辦法請您幫忙。”
小張氏臉皮抽搐,當初自己冒失一言讓郭子興下滁州奪了朱元璋的軍權,如今自己得再多嘴一言幫朱元璋奪迴軍權,這就是現世報嗎?聽馬秀英的語氣好像已經知道郭子興下滁州是自己出的主意,她如果真撒手不管自己,自己還能指望誰,指望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嗎?想到這些,小張氏黯然地點點頭,答應當眾宣布郭子興的遺言。
馬秀英喜不自禁,急忙扶小張氏躺下,“義母您睡一會,我去靈堂守著。”
“秀英,我沒有憑證啊,怕說服不了外麵的人。”小張氏猶豫不決,說話容易,可是郭子興死的時候什麽都沒給她,她上哪找個憑證出來。
“這是統領滁州軍隊的虎符,您先拿著。”馬秀英把早就準備好的虎符塞進小張氏手中。隻要小張氏當眾把虎符拿出來,就算郭天敘手中有原先的那個虎符,一時半會也解釋不清這件事情。
當然這個虎符不是朱元璋獻給郭子興的那個虎符,嘿嘿,這虎符本來就是朱元璋親手雕刻的,可以做出第一個,難道還不能原模原樣做出第二個,他可是一心想要拿迴滁州軍權,還不給自己留個後手。
小張氏膽戰心驚地握住虎符,默默歎口氣,看著馬秀英的背影,欲言又止,除了自己那個蠢兒子,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馬秀英來到靈前,朱元璋正以家屬的身份答謝各位哀悼的來賓。隻見他額頭紅腫,泗涕橫流,也不知道磕了多少頭,流了多少淚。
馬秀英跪在他的身邊一邊對著棺木叩首,一邊低聲說道:“我剛才送義母迴房休息,聽義母說義父臨終前指定要把軍權傳給你,還把統領滁州軍隊的虎符留給她,讓她轉交給你。”
“怎麽可能?”朱元璋身形一顫,不可思議地張大嘴,下意識去摸懷中的虎符,當然隻摸到和州虎符,滁州的那塊虎符早就不翼而飛。
“我也不清楚,反正義母是這樣說的。”馬秀英加重語氣,“如果將士擁護你,義父臨終遺言也指定你,你就有資格和郭天敘爭軍權。”
“哦……”朱元璋沉吟半晌,“你確定義父他……”
馬秀英迴答得滴水不漏,“義父臨終說什麽我不知道,重要的是義母確實聽義父這樣說過,何況還有滁州虎符做憑證。”
朱元璋聞弦歌而知雅意,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夫人,辛苦你了。”
馬秀英頭也不抬,“郭天敘呢?”
“聽人說,他現在正忙著和滁州的將領交好。”
馬秀英恥笑一聲,“我若是他還不如老老實實跪在這裏盡盡孝道,臨時抱佛腳有用嗎?”
這次倒是馬秀英估計錯了,郭天敘臨時抱佛腳還真起了些作用。
滁州城現有十萬將士,除了朱元璋招募的幾萬人,後來郭子興掌管軍權的時候又投靠了幾萬人,郭天敘拉攏不了朱元璋招募的幾萬人,但他可以拉攏後來投靠的那些人。
那些後來投靠的將士與朱元璋並不親厚,加上郭天敘是郭子興的嫡長子有正統的繼承名義,頓時不少人為郭天敘搖旗呐喊、擦拳磨掌。
郭子興的葬禮很隆重,各方紅巾軍都有派人來吊唁。然而許多將領的心思早不在這上麵,葬禮剛剛結束,來賓都沒散去,將領就分成兩派分別支持朱元璋和郭天敘掌管軍權。
挺郭派尊稱郭天敘為大元帥,請他安排諸將職位;挺朱派馬上吆喝小明王旨意未下,拒不承認郭天敘是大元帥;挺郭派說郭天敘是郭子興嫡子,繼承父業理所當然;挺朱派說朱元璋忠孝仁義,舍他其誰……
前堂鬧得不可開交,小張氏被馬秀英扶著顫巍巍地走出來,膽怯地看看眾人,用蚊子般的聲音說道:“老爺臨終前說,說,由朱元璋接管軍權……”她雙目緊閉,不敢去看眾人的表情,隻如複讀機般反複念叨這句話。
眾將士一片嘩然,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呆。
郭天敘勃然大怒,一腳踢了過去,“不可能,你這個死老婆子,胡說八道什麽,父親怎麽可能把帥位傳給外人?我才是名正言順的嫡子,朱元璋隻是個外姓人。”
馬秀英把小張氏往身後一拉,閃身避開,嗬斥道:“你想在眾人麵前殺人滅口嗎?等義母把話說完!”
朱元璋手一揮,徐達等人頓時圍過來把郭天敘和馬秀英隔開。
小張氏臉色煞白,驚恐不安地辯解道:“我是郭家的人,我怎麽會幫外人說話,那天老爺臨終是這樣對我說的,還是虎符做憑證……”
虎符一出,眾人目瞪口呆,統領滁州軍隊的虎符怎麽會在小張氏手中,難道郭子興真要把帥位傳給朱元璋?
郭天敘怒不可遏,“你還敢亂說?朱元璋到底給了你什麽好處?你拿個假的虎符蒙騙眾人?”
小張氏哭天搶地,“我要亂說,幹嘛不直接說老爺是把帥位傳給天爵?就算朱元璋給我天大的好處能比我自己兒子當上大元帥強嗎?我也不知這令虎符是真是假,反正是老爺讓我轉交給朱元璋的,你們自己驗證去。”
是啊,如果小張氏要假傳遺言,應該傳給郭天爵才能獲取最大利益,畢竟養女婿不如親兒子。眾人一聽,麵上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朱元璋和郭天敘各派一個心腹將領上前驗證虎符,結果雙方都說是真的。
“你,你信口雌黃!”郭天敘氣得手指發抖,胸膛劇烈起伏。他萬萬沒有料到小張氏會在關鍵時刻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瞧眾人的臉色,似乎都信了八分。他趕緊從懷裏掏出虎符,“我這個才是真的!是父親|親手交給我的!”
這下將領們都糊塗了,兩個虎符一模一樣,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一時半會還真說不清。
朱元璋盯著虎符,嘴角忍不住詭異地翹翹,又看看護著小張氏的馬秀英,沒有說話。
小張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老爺啊,你屍骨未寒,有人就黑白顛倒。老爺,你睜開眼看看啊……”
“你們在做什麽?”大張氏聽見吵鬧聲,從後院鑽出來,聽完郭天敘的述說,臉色頓時大變,一巴掌扇在小張氏臉上,咬牙切齒地罵道:“你這個吃裏扒外的賤人,我郭家供你養你,你胳膊居然往外拐,幫那兩個氣死老爺的小畜生說話!”
“正因為是老爺的遺言,我才不能隱瞞。”小張氏捂住臉,泣不成聲。
“你是個什麽東西,這裏有你說話的資格嗎?”大張氏眉毛一挑,掃了眾人一眼,冷笑道:“一個上不得台麵的妾侍說的話,你們也能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