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郭家父子做好了心理準備,來到軍營仍是被那黑壓壓的人頭、齊整整的口號震撼得不能自已。幾萬人的軍隊郭子興不是沒有擁有過,但幾萬虎賁之士卻很少見。


    但見這些將士個個勇猛有力,氣衝牛鬥,在鼓聲的催促下排列成整齊劃一、陣容嚴整的方隊,聞鼓身動,鼓歇皆靜,動作標準得如同一人。連漫不經心的郭天爵都被這磅礴威嚴的陣勢驚得目瞪口呆,下意識收斂住吊兒郎當的姿態。


    “哈哈,這真是一隻精良的隊伍啊!”郭子興放聲大笑。他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會把隊伍訓練得如此強悍,有了這支強軍,他何愁不能平定四方。


    郭天敘暗暗心驚,數日不見,朱元璋竟能從一無所有發展到強軍待陣,此人將來必成心腹大患,絕不能留!待他見到文臣武將皆來拜見郭子興,言行舉止進退有度,軍事政務條例分明,愈發覺得朱元璋的勢力不可小覷,需及早把這鐵通一般的勢力打破,否則滁州哪有他父子真正發號施令的地方。


    這一天,別人都在興致勃勃參觀軍營和府衙,郭天敘卻派人在軍中打探朱元璋的各種消息,為了獲取最準確的情報,他專挑那不起眼的小兵許以重利。


    有些眼淺的士兵果真抖露了軍中不少隱私,包括朱元璋重用哪些人,以及處罰過哪些人,甚至在郭元帥接管滁州前還召集心腹將領秘密商議的事都事無巨細地道出來。


    郭天敘如獲至寶,當夜就把這些話捅到郭子興麵前,要他提防朱元璋有二心。


    郭子興遲疑道:“他若有二心就不會把軍權交上來。現在所有將士皆聽俺號令,他還能作甚?”


    “萬一是他故意麻痹您呢,我聽說在您到滁州之前,他還召集心腹將領秘密商議,若是他沒有二心,為何不當著眾將士光明正大地宣布事情。”郭天敘揪著這一點不放,在他看來,但凡秘密就是不可告人的事情,朱元璋在他們到來之前有秘密舉止,肯定是針對他們。


    大張氏也抱怨道:“今日那些貴婦登門拜訪,居然個個都先向馬秀英問好,好似我這個大元帥夫人還不如一個鎮撫妻子。”她今日設宴邀請貴婦,馬秀英過府問候少不得要幫忙應酬,那些貴婦第一次拜訪大張氏,自然托了馬秀英引見。這在大張氏眼中就成了別人先討好馬秀英,其次才巴結她。即使她收了不少貴重禮物,心裏還是不舒坦,厭恨馬秀英搶了她的風頭。


    郭子興想到自己赴宴時,那些將領和鄉紳雖然拚命奉承,但和朱元璋的關係似乎更合絡,他原本十分高興的心情就隻剩下三分。


    郭天敘趁機火上澆油,“父親當日讓他下獄,後來又隻給了他幾十個人征戰定遠,他心裏肯定不服,父親千萬別被他表麵老實的模樣迷惑。我瞧見軍中還有不少從濠州逃走的士兵,他竟敢把這些對您心有埋怨的人收留下來,其心可誅!”


    郭子興瞟了他一眼,麵無表情地說道:“朱元璋給俺提過逃兵的事,他說這些人時常被你無故打罵,一時頭腦發熱才憤然離營。這些人後來都在征戰中立下汗馬功勞,願意將功贖罪彌補之前的過失,俺已經同意不計較他們偷逃的事了。”


    郭天敘訕訕道:“我當時是為了加強軍隊管理……”


    “收起你那些小心思,”郭子興嗬斥道:“朱元璋把個滁州管理得固若金湯,你看看你把軍營管理成什麽樣子,若是俺的軍隊有滁州軍一半威猛,俺也不至於把濠州讓出去。哼,想那孫德崖原是俺手下一條狗,居然把俺攆走。”


    “父親息怒。孩兒愚鈍,但孩兒對父親的心天地可鑒,日月可昭!”郭天敘急忙跪下認錯,


    大張氏見不得兒子受罰,擋在前麵說道:“現在滁州軍也是老爺的軍隊,老爺想把濠州奪迴來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再說敘兒也沒說錯,朱元璋畢竟是外人,哪有咱自家兒子親,你可不能完全信任他。”


    郭子興被兩人一唱一和又說動了心,雖然沒有明確表現出對朱元璋的不滿,但心裏重新對朱元璋產生了懷疑。


    這廂朱元璋和馬秀英也在交流今天發生的事情,朱元璋說道:“今天郭天敘在軍營四處打探我的事情,估計他又是在想什麽壞主意。”


    馬秀英捶打著肩膀,苦笑道:“郭夫人也不待見我,我今天在元帥府忙前忙後,她連個笑臉都沒有,言語中好像還怪責我搶了她的風頭。都不知道這母子倆咋想的,放著安生日子不過,非要折騰。”


    朱元璋上前幫她按摩肩膀,歎氣道:“他們怎麽折騰我都不怕,就怕嶽父也如他們一樣。”


    如今朱元璋再也不是那個毫無根基的小百戶,郭子興真敢動他,他就真敢造反。在忠義和性命之間,他可做不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很有可能會出現極端的一麵,君要臣死,臣先把君弄死。


    馬秀英的身體猛然僵住。朱元璋的擔心不無道理,他們和大張氏、郭天敘的矛盾早就無法調和,郭子興耳根子又軟,長期被這二人挑唆,難保不生出厭惡朱元璋的心思,到那一天,隻怕就是徹底決裂的時候了。她靠進朱元璋的懷裏,艱澀地低語,“到時候你饒他一命吧……”


    朱元璋擁著馬秀英沉默無言。一旦兵戎相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現在答應了有什麽意思呢。


    滁州被郭子興正式接管後,所有部眾都歸他統領。留在濠州的一些牆頭草和同樣被孫德崖排擠的人見到他居然東山再起又掌握了這麽大的勢力,紛紛前來投靠。一時間,除了本來駐守滁州的幾萬精兵,又有幾萬人如雨後春筍冒出來。


    郭子興到底還是聽從了郭天敘的建議,以嘉獎將士的名義,把所有官職在身的將領都調動一番,大力提拔前來投靠他以及在軍中不被朱元璋重視的將領,至於和朱元璋親近的將領都被他派去統領新兵領軍征戰。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措施,至少明麵上切斷了朱元璋和舊部的聯係,達到了郭子興真正統領滁州軍的目的。


    在這表麵的平靜日子裏,滁州和附近的城鎮漸漸繁榮起來,百姓得到安撫,民生得到發展,生活有了進一步改善,社會治安日趨穩定……各地方的百姓聽說了滁州的繁榮,紛紛拖家帶口逃到郭子興的管轄境內,許多青壯男子都加入了滁州大軍。


    看著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郭子興非常得意,已經不再滿足大元帥的頭銜,他打算自封為王,並準備擬折上奏小明王韓林兒。


    至正十五年,劉福通召集部眾,仍舊發動起義,擁韓林兒為帝,號“小明王”,立國號為宋,年號龍鳳。


    當時所有起義軍都是打著“推翻元人統治,恢複漢人政權”的旗號,因為韓林兒號稱宋徽宗九世孫,在君臣號召力下,這些起義軍將領不得不借助反元複宋的旗號,也就默認了小明王的帝號,不過政權還是被各地軍閥牢牢捏在自己手中。


    那個時候遍地誰占山都能稱王,想要過王侯癮的人還真不少。同樣韓林兒為了得到起義軍將領們的承認擁護,也隻能答應他們的一切要求。所以郭子興隻是打算例行通知一下韓林兒,並不在意韓林兒到底認可不認可。


    然而就在郭子興稱王的念頭剛剛興起的時候,朱元璋和馬秀英攜手登門勸說他暫時不要稱王,理由便是他一旦稱王等於樹敵於前,而且集慶和滁州就一江之隔,怕元廷會第一時間從集慶抽調兵馬攻打滁州。


    得意忘形的郭子興頓時清醒,他雖有十萬大軍可還不能跟元廷的百萬大軍抗衡啊,萬一朝廷真渡江來攻打他,他都不知往哪裏躲。他不禁埋怨朱元璋為什麽不占領一個遠離朝廷的城鎮,害得他都不方便稱王。


    朱元璋豈能告訴他這是在為將來攻打集慶做準備,隻含含糊糊答應再攻下一處安穩的地方,到時便可遷過去建立王府。


    郭子興不能稱王很不開心,他一掃興,朱元璋和郭寧蓮的婚禮就不敢大肆進行了。


    娶郭寧蓮這天朱元璋隻請了幾個心腹將領小聚一番。郭子興沒有出席朱元璋的“二婚”現場,倒也讓人送了一份賀禮來,勉強為這門婚事增添了一絲榮耀。


    郭山甫自詡是濠州有頭有臉的人,但在郭子興麵前卻是不值一提,郭子興都坐鎮滁州了,他還能怎樣,隻能任郭寧蓮低調地嫁進朱家。他甚至對兩個兒子抱怨,說不定這一切都出自馬秀英的手段,是馬秀英故意請來郭子興打壓他們一家。


    郭興、郭英都有參加朱元璋的秘密會議,清楚郭子興離開濠州的真正原因,可惜他們的解釋郭山甫根本就聽不進去,依然對馬秀英充滿怨憤。


    同樣怨憤馬秀英的還有郭子興的家眷。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郭子興稱王,他們這些人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可恨朱元璋和馬秀英竟說動郭子興改變主意,害得他們這些王子王妃的頭銜都沒了著落。


    譬如郭大丫郭小丫,為了當上郡主後不被人嘲笑,特意改了兩個正兒八經的大名,一個叫郭惠,一個叫郭芸,可惜名字叫得再好聽,都不如郡主好聽;再譬如大張氏讓人在一個月內趕製出一套王妃的服飾,可惜這些東西沒來得及見天日,就被鎖在櫃子裏。郭天敘更是氣得摔壞無數東西,郭子興稱王的話他就是世子,比那大公子的稱謂強上百倍……


    一群人對朱元璋和馬秀英怨聲載道,哪還會去參加朱元璋的婚禮,當初他們打著參加朱元璋婚禮來滁州的借口早就被忘得一幹二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辣椒小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辣椒小霓並收藏後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