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選司迴來,和他去之前預料的一樣,迴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身臭汗了,而且又餓又喝。
陳立夫本是帶了點心和茶水去的,但是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他是帶了,但是旁人卻是沒帶啊,加上遇上一個厚臉皮的胖子,然後這個不要臉的胖子還叫來了三五好友。
結果,一整盒的點心,他就隻吃了一塊,就一塊!
其他的全都把那些人給拿走了……
更可氣的是,點心被他們吃完了,一群人還意猶未盡,說陳立夫怎麽不多帶一些過來,氣的陳立夫都是想要大喊一聲:來人,抄家!
想他陳立夫橫刀立馬,縱橫官場數萬年,沒想到,在這吏部文選司候客廳裏,在這幾個吃貨麵前栽了跟頭,實在是可氣可恨!
迴到家中的陳立夫,為此悶悶不樂好幾天呢。
至於述職報告,現在誰還有心情管那玩意啊,反正當天他是做了述職報告,至於這述職報告有沒有得到認同,那就是別人家的事了,他陳立夫也是沒有辦法。
反正吏部有點特殊,人家安排官員任命升遷,都是有著一整套屬於他們自己內部的規則,在外界看來興許是個大貪官的官員,在吏部的官員眼中,興許還是棟梁之才呢。
總之,吏部內部對官員的評價標準是過於複雜,即便是陳立夫自己也是搞不懂。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一點,那就是諸多評價標準不管怎麽變,但是忠於君上,有能力辦實事,這一些基本的東西卻是不會變的。
他自認為自己在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上幹了三年,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是熬也能夠熬出來一個四品的頭銜。
所以陳立夫並不怎麽擔心述職報告,他更加擔心的是,自己要升官了,但是會被調任到什麽地方,什麽部門任職?
雖然說稅部的官員升遷一般都是內部升遷,陳立夫就算是升官了,基本上也是會在稅部內部升遷任職,但是這稅部也是很大好不好。
稅部哪怕是已經經過了一次的拆分,但依舊是大唐帝國諸多機構了,除了軍方以外的最大機構,稅部下屬的每一個司,那幾乎都是龐然大物。
比如說征糧司,預算司,工商司這些,其實其內部的規模不小,至少絲毫不比其他的部要小。
所以哪怕隻是稅部內部的升遷,但是去那裏也是區別大的很。
比如說他這個稅務巡察,在稅部內部的話,那就是屬於征糧司這個體係的,管的都是收稅的事。
但是在稅部,收稅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已,財政預算和金融管理,甚至是調控全國農工商業經濟發展等等事務也是稅部的事。
要不然,稅部也不會被稱之為第一大部,連掌管人事大權的吏部都得甘拜下風了。
陳立夫覺得自己如果要升官,最好還是要在征糧司這個體係內工作,這樣才熟門熟路,也更加容易出成績。
如果是調到了其他部門工作,那麽就是會非常被動了,他一個收稅的,如果跑到金融司那邊去管什麽銀行之類的,他肯定是要抓瞎的。
畢竟他總不能靠著殺人抄家來玩金融啊!
此外也有可能被下放到地方任職,稅部又不是隻有一個中央稅部,各地的稅務廳,稅務局那也是屬於稅部的,不少稅務官員都是在中央任職後就是被下方到地方任職的。
但是以陳立夫這樣的資曆來看,下方到地方卻是不怎麽好安排了。
因為陳立夫的品級太低!
沒錯,不是說他太高,而是說他太低!
陳立夫是巡查處處長,這個職務隻是正五品,但卻是幾乎全天下最有權勢的正五品職務,往日裏他外出巡察的時候,那可都是跟那些一省大員們坐在一起討論工作的那種。
所以別看他的品級是正五品,但實際上就沒人把他當成正五品官員去看待,很多人其實都是把他當成了三品以上的大員!
但是甭管怎麽看,他卻真的正五品啊,哪怕再有權勢,那也隻是個正五品啊!
而最近幾年大唐官場早已經是成熟無比,各類升遷那幾乎都已經是有了或明或暗的規則,明麵上的有任職時間不到三年,不得晉升從六品。
此外,也有暗地裏的一些潛規則,比如說最近兩年提拔的幾個各部侍郎,清一色的各省巡撫出身。而新出任的各省巡撫,清一色的翰林院出身。而翰林院裏官員,除了每年會試的那三個一甲學子外,從地方調任的翰林官員,清一色都是有過縣令、知州、知府等地方一把手任職經驗的。
這說的是,如今要進入部堂擔任真正的部堂高官,首先你得是一省巡撫,而現在要升遷一省巡撫,你得進過翰林院,要不然的話,連提名都沒得提名。
同時,想要進入翰林院任職,就必須要有一把手的任職經驗,或縣令,或知府等。
這基本上,其實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知府到巡撫之間的一個過渡點,地方上那些有潛力的州府一把手被調到翰林院打磨個兩三年,然後再外放出去擔任布政使,然後熬幾年再擔任巡撫。
其實如果用後世的觀念去看,其實李軒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高級官員培訓學校,倒不是說教這些官員們怎麽處理事情,人家既然能夠爬到翰林院來,就沒幾個是傻蛋,全都是要有才華有才華,要有背景有背景的那種。
李軒更加想要的是給他們洗洗腦,搞搞政治培訓,樹立起來正確的觀念,比如說‘為皇上服務’之類的。
但是這種情況,隻局限於各部,而稅部,督察院,大法院這三個機構不在此列。
因為這三個機構都是內部升遷,稅部侍郎,督察院的左右都禦史,大法院裏的左右大法官,那都是內部升遷,和地方沒啥關係。
因此從來也沒有出現稅務官員出任地方一把手的情況,至少,大唐王朝成立這麽多年來,就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然而,這種情況在陳立夫身上卻是得到了破例!
當做過述職報告後,陳立夫一直都是猜測著自己可能去稅部什麽機構的時候,卻是接到了吏部的一紙任命!
看到這個任命的時候,陳立夫自己都是傻眼了……
讓自己去興泉府出任知府?這怎麽可能……
陳立夫本是帶了點心和茶水去的,但是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他是帶了,但是旁人卻是沒帶啊,加上遇上一個厚臉皮的胖子,然後這個不要臉的胖子還叫來了三五好友。
結果,一整盒的點心,他就隻吃了一塊,就一塊!
其他的全都把那些人給拿走了……
更可氣的是,點心被他們吃完了,一群人還意猶未盡,說陳立夫怎麽不多帶一些過來,氣的陳立夫都是想要大喊一聲:來人,抄家!
想他陳立夫橫刀立馬,縱橫官場數萬年,沒想到,在這吏部文選司候客廳裏,在這幾個吃貨麵前栽了跟頭,實在是可氣可恨!
迴到家中的陳立夫,為此悶悶不樂好幾天呢。
至於述職報告,現在誰還有心情管那玩意啊,反正當天他是做了述職報告,至於這述職報告有沒有得到認同,那就是別人家的事了,他陳立夫也是沒有辦法。
反正吏部有點特殊,人家安排官員任命升遷,都是有著一整套屬於他們自己內部的規則,在外界看來興許是個大貪官的官員,在吏部的官員眼中,興許還是棟梁之才呢。
總之,吏部內部對官員的評價標準是過於複雜,即便是陳立夫自己也是搞不懂。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一點,那就是諸多評價標準不管怎麽變,但是忠於君上,有能力辦實事,這一些基本的東西卻是不會變的。
他自認為自己在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上幹了三年,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是熬也能夠熬出來一個四品的頭銜。
所以陳立夫並不怎麽擔心述職報告,他更加擔心的是,自己要升官了,但是會被調任到什麽地方,什麽部門任職?
雖然說稅部的官員升遷一般都是內部升遷,陳立夫就算是升官了,基本上也是會在稅部內部升遷任職,但是這稅部也是很大好不好。
稅部哪怕是已經經過了一次的拆分,但依舊是大唐帝國諸多機構了,除了軍方以外的最大機構,稅部下屬的每一個司,那幾乎都是龐然大物。
比如說征糧司,預算司,工商司這些,其實其內部的規模不小,至少絲毫不比其他的部要小。
所以哪怕隻是稅部內部的升遷,但是去那裏也是區別大的很。
比如說他這個稅務巡察,在稅部內部的話,那就是屬於征糧司這個體係的,管的都是收稅的事。
但是在稅部,收稅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已,財政預算和金融管理,甚至是調控全國農工商業經濟發展等等事務也是稅部的事。
要不然,稅部也不會被稱之為第一大部,連掌管人事大權的吏部都得甘拜下風了。
陳立夫覺得自己如果要升官,最好還是要在征糧司這個體係內工作,這樣才熟門熟路,也更加容易出成績。
如果是調到了其他部門工作,那麽就是會非常被動了,他一個收稅的,如果跑到金融司那邊去管什麽銀行之類的,他肯定是要抓瞎的。
畢竟他總不能靠著殺人抄家來玩金融啊!
此外也有可能被下放到地方任職,稅部又不是隻有一個中央稅部,各地的稅務廳,稅務局那也是屬於稅部的,不少稅務官員都是在中央任職後就是被下方到地方任職的。
但是以陳立夫這樣的資曆來看,下方到地方卻是不怎麽好安排了。
因為陳立夫的品級太低!
沒錯,不是說他太高,而是說他太低!
陳立夫是巡查處處長,這個職務隻是正五品,但卻是幾乎全天下最有權勢的正五品職務,往日裏他外出巡察的時候,那可都是跟那些一省大員們坐在一起討論工作的那種。
所以別看他的品級是正五品,但實際上就沒人把他當成正五品官員去看待,很多人其實都是把他當成了三品以上的大員!
但是甭管怎麽看,他卻真的正五品啊,哪怕再有權勢,那也隻是個正五品啊!
而最近幾年大唐官場早已經是成熟無比,各類升遷那幾乎都已經是有了或明或暗的規則,明麵上的有任職時間不到三年,不得晉升從六品。
此外,也有暗地裏的一些潛規則,比如說最近兩年提拔的幾個各部侍郎,清一色的各省巡撫出身。而新出任的各省巡撫,清一色的翰林院出身。而翰林院裏官員,除了每年會試的那三個一甲學子外,從地方調任的翰林官員,清一色都是有過縣令、知州、知府等地方一把手任職經驗的。
這說的是,如今要進入部堂擔任真正的部堂高官,首先你得是一省巡撫,而現在要升遷一省巡撫,你得進過翰林院,要不然的話,連提名都沒得提名。
同時,想要進入翰林院任職,就必須要有一把手的任職經驗,或縣令,或知府等。
這基本上,其實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知府到巡撫之間的一個過渡點,地方上那些有潛力的州府一把手被調到翰林院打磨個兩三年,然後再外放出去擔任布政使,然後熬幾年再擔任巡撫。
其實如果用後世的觀念去看,其實李軒就是把翰林院當成了高級官員培訓學校,倒不是說教這些官員們怎麽處理事情,人家既然能夠爬到翰林院來,就沒幾個是傻蛋,全都是要有才華有才華,要有背景有背景的那種。
李軒更加想要的是給他們洗洗腦,搞搞政治培訓,樹立起來正確的觀念,比如說‘為皇上服務’之類的。
但是這種情況,隻局限於各部,而稅部,督察院,大法院這三個機構不在此列。
因為這三個機構都是內部升遷,稅部侍郎,督察院的左右都禦史,大法院裏的左右大法官,那都是內部升遷,和地方沒啥關係。
因此從來也沒有出現稅務官員出任地方一把手的情況,至少,大唐王朝成立這麽多年來,就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然而,這種情況在陳立夫身上卻是得到了破例!
當做過述職報告後,陳立夫一直都是猜測著自己可能去稅部什麽機構的時候,卻是接到了吏部的一紙任命!
看到這個任命的時候,陳立夫自己都是傻眼了……
讓自己去興泉府出任知府?這怎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