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不知道父母去安西是怎麽做的,反正迴來的時候,兩個人坐了一輛小貨車,車上裝滿了電機,聽說花了五千塊錢。幾個月後,父母把那堆電機陸續賣出去三個,剩餘的打包讓人收走了,光剩餘的那些就賣了一萬多塊錢。掙到的錢雖然不多,但是父母很高興。雖然已經有了一百多萬存款,但是他們還是享受自己賺錢的那種樂趣。
杏花鎮有三家鎮屬集體企業,杏花鎮造紙廠,杏花鎮泡沫廠以及杏花鎮農械廠。
這三家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的產物,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經濟體係也從計劃經濟向著市場經濟轉變。
這三家企業由於各自的原因,每年都需要政府補貼,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年底的時候,杏花鎮政府突然放出風聲打算將這三家企業處理掉。
王文虎聽到風聲後去煤廠叫上大舅子陳海鵬一起去了鎮政府,迴來後找妻子陳淑瑛一起商量。
“你們去問的怎麽樣啦?”陳淑瑛看到丈夫和弟弟迴來了,問道。
“三家企業改製,政府給出了兩個方案”王文虎說道。
“什麽方案?”陳淑瑛問道。
王文虎沒有迴答。
見姐夫王文虎沒有迴答,坐在那裏沉思,陳海鵬說道:“第一種方案,就是打包賣掉,債務也要負責”。
“第二種方案呢?”陳淑瑛接著問道。
“第二種方案是將企業租賃,每年付給政府一定的租金”陳海鵬說道。
“那你們是怎麽想的”陳淑瑛問道。
“買下來的話,資金壓力比較大,租賃的話應該可以”王文虎抬起頭說道。
“海鵬,你怎麽看?”陳淑瑛聽完丈夫的話,轉頭問弟弟陳海鵬道。
“這件事我的想法和姐夫一樣,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好好想想”陳海鵬道。
“也是,畢竟選哪家企業也是一個問題”陳淑瑛說道。
“是啊,這三家企業我們都不是特別清楚,還要找人打聽一下”陳海鵬說道。
“這三家企業的情況,我比較清楚”王文虎突然在旁邊說道。
“你怎麽會清楚?”陳淑瑛問道。
“我給這三家企業都修過電機,企業裏的情況聽他們裏麵的員工說過一些,造紙廠當時投資二千萬,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生產的產品還行,就是銷售人員配合買紙的人,拖欠貨款,形成很多壞賬、死賬,導致資金鏈斷裂”王文虎說道。
“泡沫廠和農械廠呢”陳海鵬問道。
“泡沫廠和農械廠投資都沒有造紙廠大,效益不好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創新,缺乏競爭力,也有貨款不清的原因”
“這些行業我們都沒有做過,不知道能不能做?”陳淑瑛擔心的道。
“這也是我擔心的問題,我比較看好造紙廠,造紙廠生產的產品一直都銷售的比較好,但是還要再好好考慮考慮”王文虎道。
“海鵬你看怎麽樣?”陳淑瑛問道。
“姐,姐夫,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讓我迴去也好好想想,明天再給你們答複”陳海鵬說道。
“那你先迴去吧,今天你跟著我也跑了一整天”王文虎說道。
陳海鵬出門就將摩托車騎到了杏花鎮中心小學門口,打算將情況說給王強,聽聽王強的想法。
王強放學一出校門,就看見了校門口站在摩托車旁邊的舅舅。
“舅舅,你怎麽來了?”王強開心的道。
“今天你爸找我有點事,我拿不定主意,過來找你給點意見”陳海鵬說道。
“什麽事?”
“鎮政府有三家集體企業,造紙廠,泡沫廠和農械廠,政府打算甩包袱,要處理這三家企業,你爸問我有沒有搞頭”
這件事王強上一世聽說過,隻不過那時候家裏沒錢,所以王文虎沒有關注這些,但是造紙廠最後因為汙染問題關門了,泡沫廠和農械廠都被現任廠長自己租了下來,農械廠維持了一段時間也倒閉了,泡沫廠倒還一直維持生產著。
“這三家企業都是打算租出去嗎?”王強問道。
“可以租,也可以買,但是買下來要負責債務”陳海鵬道。
“農械廠就在農貿市場旁邊,位置比較好,可以買下來,就算經營不好,蓋成商鋪也可以租賃,收點租金。造紙廠和泡沫廠位置都比較偏,造紙廠不用考慮,泡沫廠的市場應該還可以”王強說道。
“造紙廠為啥不考慮,你爸比較傾向造紙廠,說是廠裏的紙質量很好”陳海鵬說道。
“造紙廠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廢水,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環保,不處理廢水肯定做不長”王強說道。
“廢水處理後行不行?”陳海鵬問道。
“一套廢水處理設備要幾千萬,而且處理廢水會增加生產成本,廠子大的話還好,廠子小的話根本養不活”王強說道。
“你比較傾向哪家企業?”陳海鵬問道。
“我也不太了解這兩個行業,但是做產品要有一定的銷售半徑,這兩家企業都不大,產品就要盡量在周邊消化掉,越銷售的遠,競爭力越弱,要看看一直以來都生產哪些產品,還要看看產品的銷售情況再做決定”王強解釋道。
“如果一直以來的產品都不愁銷路,就不用擔心銷售問題,廠子接過來之後隻要關心價格和迴款就行了”
“那如果銷售情況不好呢?”陳海鵬問道。
“銷售情況不好,就要看看原因,產品沒問題,就是市場需求不旺,需要更換產品。市場需求沒問題,質量有問題就抓質量”王強說道。
“這下我明白了,我會給你爸說的,讓他再去泡沫廠和農械廠打聽打聽”陳海鵬說道。
舅舅離開後,王強也迴到了家裏,家裏的生意父親王文虎的學徒已經開始上手,父親王文虎正坐在門外的排椅上發呆,應該還在考慮那三家廠子的事情。
王強沒有打擾父親,反正明天舅舅過來會將自己的想法轉述給父親,自己隻要在父親以後遇到問題的時候再想辦法就行了。
杏花鎮有三家鎮屬集體企業,杏花鎮造紙廠,杏花鎮泡沫廠以及杏花鎮農械廠。
這三家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的產物,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經濟體係也從計劃經濟向著市場經濟轉變。
這三家企業由於各自的原因,每年都需要政府補貼,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年底的時候,杏花鎮政府突然放出風聲打算將這三家企業處理掉。
王文虎聽到風聲後去煤廠叫上大舅子陳海鵬一起去了鎮政府,迴來後找妻子陳淑瑛一起商量。
“你們去問的怎麽樣啦?”陳淑瑛看到丈夫和弟弟迴來了,問道。
“三家企業改製,政府給出了兩個方案”王文虎說道。
“什麽方案?”陳淑瑛問道。
王文虎沒有迴答。
見姐夫王文虎沒有迴答,坐在那裏沉思,陳海鵬說道:“第一種方案,就是打包賣掉,債務也要負責”。
“第二種方案呢?”陳淑瑛接著問道。
“第二種方案是將企業租賃,每年付給政府一定的租金”陳海鵬說道。
“那你們是怎麽想的”陳淑瑛問道。
“買下來的話,資金壓力比較大,租賃的話應該可以”王文虎抬起頭說道。
“海鵬,你怎麽看?”陳淑瑛聽完丈夫的話,轉頭問弟弟陳海鵬道。
“這件事我的想法和姐夫一樣,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好好想想”陳海鵬道。
“也是,畢竟選哪家企業也是一個問題”陳淑瑛說道。
“是啊,這三家企業我們都不是特別清楚,還要找人打聽一下”陳海鵬說道。
“這三家企業的情況,我比較清楚”王文虎突然在旁邊說道。
“你怎麽會清楚?”陳淑瑛問道。
“我給這三家企業都修過電機,企業裏的情況聽他們裏麵的員工說過一些,造紙廠當時投資二千萬,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生產的產品還行,就是銷售人員配合買紙的人,拖欠貨款,形成很多壞賬、死賬,導致資金鏈斷裂”王文虎說道。
“泡沫廠和農械廠呢”陳海鵬問道。
“泡沫廠和農械廠投資都沒有造紙廠大,效益不好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創新,缺乏競爭力,也有貨款不清的原因”
“這些行業我們都沒有做過,不知道能不能做?”陳淑瑛擔心的道。
“這也是我擔心的問題,我比較看好造紙廠,造紙廠生產的產品一直都銷售的比較好,但是還要再好好考慮考慮”王文虎道。
“海鵬你看怎麽樣?”陳淑瑛問道。
“姐,姐夫,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讓我迴去也好好想想,明天再給你們答複”陳海鵬說道。
“那你先迴去吧,今天你跟著我也跑了一整天”王文虎說道。
陳海鵬出門就將摩托車騎到了杏花鎮中心小學門口,打算將情況說給王強,聽聽王強的想法。
王強放學一出校門,就看見了校門口站在摩托車旁邊的舅舅。
“舅舅,你怎麽來了?”王強開心的道。
“今天你爸找我有點事,我拿不定主意,過來找你給點意見”陳海鵬說道。
“什麽事?”
“鎮政府有三家集體企業,造紙廠,泡沫廠和農械廠,政府打算甩包袱,要處理這三家企業,你爸問我有沒有搞頭”
這件事王強上一世聽說過,隻不過那時候家裏沒錢,所以王文虎沒有關注這些,但是造紙廠最後因為汙染問題關門了,泡沫廠和農械廠都被現任廠長自己租了下來,農械廠維持了一段時間也倒閉了,泡沫廠倒還一直維持生產著。
“這三家企業都是打算租出去嗎?”王強問道。
“可以租,也可以買,但是買下來要負責債務”陳海鵬道。
“農械廠就在農貿市場旁邊,位置比較好,可以買下來,就算經營不好,蓋成商鋪也可以租賃,收點租金。造紙廠和泡沫廠位置都比較偏,造紙廠不用考慮,泡沫廠的市場應該還可以”王強說道。
“造紙廠為啥不考慮,你爸比較傾向造紙廠,說是廠裏的紙質量很好”陳海鵬說道。
“造紙廠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廢水,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環保,不處理廢水肯定做不長”王強說道。
“廢水處理後行不行?”陳海鵬問道。
“一套廢水處理設備要幾千萬,而且處理廢水會增加生產成本,廠子大的話還好,廠子小的話根本養不活”王強說道。
“你比較傾向哪家企業?”陳海鵬問道。
“我也不太了解這兩個行業,但是做產品要有一定的銷售半徑,這兩家企業都不大,產品就要盡量在周邊消化掉,越銷售的遠,競爭力越弱,要看看一直以來都生產哪些產品,還要看看產品的銷售情況再做決定”王強解釋道。
“如果一直以來的產品都不愁銷路,就不用擔心銷售問題,廠子接過來之後隻要關心價格和迴款就行了”
“那如果銷售情況不好呢?”陳海鵬問道。
“銷售情況不好,就要看看原因,產品沒問題,就是市場需求不旺,需要更換產品。市場需求沒問題,質量有問題就抓質量”王強說道。
“這下我明白了,我會給你爸說的,讓他再去泡沫廠和農械廠打聽打聽”陳海鵬說道。
舅舅離開後,王強也迴到了家裏,家裏的生意父親王文虎的學徒已經開始上手,父親王文虎正坐在門外的排椅上發呆,應該還在考慮那三家廠子的事情。
王強沒有打擾父親,反正明天舅舅過來會將自己的想法轉述給父親,自己隻要在父親以後遇到問題的時候再想辦法就行了。